土方车“滴洒漏”严重影响龙岩城市文明形象
图为工程车驶出溪西桥头工地时,轮胎未经冲洗,带出污泥,并在路面上留下长长的痕迹。
土方车一过,道路上布满碎石和土渣;车辆经过时,带起漫天粉尘,遮天蔽日;环卫工人刚刚清扫干净的路面,用不了多久又是沙石遍地……这些现象,对于龙岩中心城区的市民来说并不陌生。
这些年来,龙岩中心城市建设不断加快,一批批重点项目纷纷落地开工,一条条大道先后建成通车,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这座城市的角角落落,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然而,与此同时,城市建筑材料及建筑废土运输不断增多,运输车辆“滴洒漏”现象十分普遍,且屡禁难止,严重影响市民的工作生活环境和龙岩城市的文明形象,也给市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隐患。6月10日至12日,本报记者就此进行采访。
“滴洒漏”现象普遍 影响市容市貌
图为渣土车一边开一边洒。
11日上午,在市区洋潭路(往大锦山方向),一辆运载煤矸石的大货车因车斗挡板未关严实,导致黑色的煤矸石不断洒漏到路面,形成一条数十米长的黑色污染带。“洒漏非常严重,一些石块有拳头那么大。”正经过该路段的车主刘女士告诉记者,如此洒漏给过往车辆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车主们不得不小心翼翼,尽量避开这个车道行驶。
遍洒沙石,给过往车辆尤其是摩托车带来安全隐患。
其实,这只是龙岩中心城市土方车“滴洒漏”现象的一个缩影。
在乘风路,几乎每天都有大量的土方车从这里经过,不少车辆存在超限超载的现象,遇到路面不平或拐弯处,车辆颠簸过后,便留下大堆的泥土、碎石和沙子,往来车辆碾压后,带起阵阵灰尘。除了污染环境,沙石洒在路面上,还会给过往车辆,尤其是摩托车带来不小的安全隐患。“最怕那些碎石子,每次经过双龙路与东肖路交会处的红绿灯控处时,我都会非常小心。”车主王先生说,生怕轮胎碾过后碎石飞溅,击中车身造成车漆受损甚至脱落。
六月十一日,在洋潭路,运载煤矸石的大货车因车斗挡板未关严实,煤矸石洒漏严重。
随后,记者在龙岩中心城区龙腾路、双龙路、曹溪路、金鸡路、兴业路等路段也发现土方车“滴洒漏”现象,一些路段车辆过后便掀起漫天黄尘,给周围环境带来污染。“每次开车从万达商场的地下车库出来后,我就立即关上车窗,没有办法,灰尘实在是太大了。”市民修先生说。
清扫费时费力 苦了环卫工人
图为环卫工人正在兴业路处理“滴洒漏”。
福建省龙环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负责龙岩中心城区主次干道清扫保洁服务,该公司将中心城区分为四个片区,其中四片区包括龙腾南路、曹溪路、东肖路、金鸡路、兴业路、龙岩大道一期等路段,是土方车频繁经过的地方。
“土方车从工地驶出来时,就只看得到车头,后面是漫天扬尘。”四片区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大锦山周边有5个工地,几乎每天都有土方车进出,一些车装得比较满,从工地出来就开始“滴洒漏”,基本上是边开边洒。碰上晴天,特别是节假日,“滴洒漏”现象尤为严重,“环卫工人4点多上班,可有时候路面上已经到处都是泥土、沙石。”
图为环卫工人正在北二环龙州工业园路口处理白乳胶洒漏。
一些土方车“滴洒漏”存在量多、面广、线长的特点,使得清扫工作费时费力。4月19日,一辆土方车从东肖路月山段一直洒漏至兴业路,全程约2公里,洒漏面积约8000平方米。“我们不仅动用了最先进的清扫工具——清扫一体车,还调集了15个环卫工人,花了将近一个小时才清扫完毕。”这次“滴洒漏”,让许多环卫工人苦不堪言,至今记忆犹新。
据四片区负责人介绍,每次遇到“滴洒漏”,尤其是量比较大的时候,都要从周边临时抽调人员、机械,无形之中增加了清扫保洁的成本和时间。该负责人透露,今年三四月份,是土方车“滴洒漏”的一个高峰期,5辆水车(容量10吨)从早上7点一直作业至下午5点半,且中途没有停歇,一辆车加满水后只能冲洗约2公里的路面,而在正常情况下,一车水可以冲洗四五公里的路面。“作业人员下班后,洗过脸后的水都是黄的。”由此不难想象土方车“滴洒漏”现象有多严重。
除了费时费力,清扫过程中路面上车来车往,其中有不少都是大车,给环卫工人的作业带来安全隐患。此外,该负责人表示,由于工地众多,工地里面又有不同的标段,情况复杂,环卫公司与工地沟通、协调存在诸多困难,有时甚至人身安全还会受到威胁。
眼下,龙岩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正如火如荼进行中,土方车“滴洒漏”使得道路“蓬头垢面”,大大有损城市的良好形象,呼吁全面治理这一顽疾,还广大市民一个整洁、文明、有序、安全的城市环境。(记者 罗玉文 刘菲菲 通讯员 刘玉荣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