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市23企转型加工贸易参与国际分工
“听了海关宣讲后,我们才知道加工贸易有这么好的优惠政策,坚定了试水加工贸易的决心。”昨日,在完成货值64万余元的首批保税料件加工产品的出口业务后,福建力菲克生物科技公司负责人真正尝到了加工贸易的甜头:进口原料藿香粉免缴8%的关税和17%的进口环节增值税,免税金额共16万元。
对于省、市铜冶炼龙头企业紫金铜业而言,转型加工贸易的意义更是非同一般。其冶炼原料铜精矿90%依赖进口,过去作为一般贸易企业,进口铜精矿要缴17%的进口环节增值税,且出口成品阴极铜需缴5%的关税,进出口成本高。为帮助企业争取政策扶持,促进转型发展,龙岩海关靠前服务,为企业量身定制了加贸发展方案,引导企业由进口粗铜(半成品)加工转为进口铜精矿加工,提高生产经营利润。
2016年4月,紫金铜业成功申领了全省首本铜精矿加工贸易手册。根据加贸政策,该企业若将进口铜精矿冶炼成阴极铜后再出口,则其进口铜精矿可免缴纳全部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当年紫金铜业加工贸易进口铜精矿19.45亿元,免缴税收达3.3亿元,且加工的成品阴极铜出口关税也全部获免,大大减少了企业资金占用量。借助政策优势,该企业进一步丰富出口产品线,去年实现银锭出口零的突破,出口额达2.51亿元,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
“加工贸易在政策上优于一般贸易。”龙岩海关业务科负责人介绍,加工贸易是经营企业从境外进口原辅材料,经加工装配后将制成品再出口,从而获得以外汇体现附加价值的经营活动,是当今世界各国参与国际产业分工的重要贸易方式。我国对“两头在外”的加工贸易采取原材料保税进口,构成产品主体的进口料件无需纳税,可大大节省企业资金,降低融资成本。
2010年,龙岩获批国家级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抓住难得机遇,龙岩市积极探索促进“承接地”发展举措,哺育加贸企业,促进创新发展,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其间,龙岩海关对加贸企业给予全程跟踪指导,持续简化加工贸易业务审批流程,支持新兴产业加入加贸行列,有效提升企业经营利润空间,拓展国际国内两个市场。
今年以来龙岩市加工贸易提速发展,1-4月新增了赛特新材、冠睿电子等5家加贸企业,至此全市开展加工贸易企业达23家,加工贸易产业链逐步显现。前4个月龙岩市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达33.8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7倍,占同期全市进出口贸易总值的34.7%。今年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有望首破100亿元大关。(记者 林阿玲 通讯员 胡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