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闽南网 > 龙岩 > 长汀新闻 > 正文

长汀:松树蔸上栽茯苓 变废为宝助增收

福建日报   2022-06-22 08:50

  日前,在长汀县林业局的会议室里,一堂农技课进行着。省林业乡土专家、鸿鑫食用菌有限公司董事长魏仕斌向茯苓栽培培训班的学员们传授种植技术:“松树蔸要选14厘米以上,要注意树蔸周边土质要干,要注意树蔸剥皮……”

  春节过后,魏仕斌有点忙。从3月开始,正是种茯苓的季节,他一边与县外多地联系合作种植茯苓事宜,一边奔走各乡镇,指导种植茯苓。“这段日子,三洲镇兰坊村有1000多亩山林要种茯苓。”上完课的魏仕斌又匆匆赶往兰坊村。

  经过反复试验,他探索出把大田食用菌种植技术和工厂化种植技术引用到林下种植的经验。

  长汀是我省松林最多的县份,面积达178万亩。随着水土流失精准治理、深层治理的进行,林分结构改造成为当地的重点任务之一,其中松林改造提升是重要组成部分,每年松林改造提升数量达4万亩至5万亩。“遗留下数量巨大的松树蔸在山上,昔日任其腐烂的做法不仅浪费资源,还容易引来松林害虫松墨天牛,并且会滋生白蚁,危害森林环境。”长汀县林业局营林股负责人范小明说。

  魏仕斌是浙江省丽水市景宁县人,长期从事食用菌行业。经过多年试验菌种培育改良配方,他探索出利用松树蔸种植中药茯苓的技术,并在长汀县推广。2019年,此项技术在福建省百万职工“五小”创新大赛中获得了二等奖。

  南方春季雨水多,春季种植茯苓成活率低、产量低、种植时间短。为解决这一难题,魏仕斌不断反复试验,进一步改良创新,于2020年又发明了伐桩顶面接种法。“这种接种法使茯苓成活率提高到95%以上,还减少了白蚁危害,产量更高,质量更好。”据魏仕斌介绍,按口径20厘米以上的松树蔸每亩40个计算,亩产茯苓600斤左右,产值达3000元,纯利润有1000多元。

  近年来,魏仕斌以“公司+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的模式,实施技术指导、提供菌种、培训、产品回收的一条龙服务,发展松树蔸种植茯苓产业。去年,在他的带动下,长汀县共种植茯苓1.2万亩。其中,以提供技术、菌种合作等方式合股种植5000多亩,带动乡亲种植3000多亩。

  魏仕斌还将技术推广到我省的连城、上杭、闽清及江西省赣州市崇义县等省内外多地,带动及合作种植茯苓面积近3万亩。“我们已经与湖南、广东等多地客户形成稳定合作关系,下一步,我们将研究生产茯苓深加工相关产品,让茯苓成为助农增收的新帮手。”魏仕斌信心满满地说。(记者 戴敏 通讯员 陈天长)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商务部服贸司负责人介绍2025年一季度服务贸
  • 工业和信息化部:加快自动驾驶系统安全要求
  • 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收同比增长6.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