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白领扎堆玩中国吃鸡手游荒野行动 火爆原因背后揭秘
“《荒野行动》是中国为了降低日本学生成绩制作出来的糖衣炮弹?”这条推特已经被转发了两万多次
风水轮流转,也轮到日本人来抱怨咱们的文化输出了。不一会,评论里就多了不少网友的呼应。
有的网友迫不及待地赞同道:“对,我这学期都挂了五门了,都是中国人的错!”
有人表示担忧:“我们学年有八成的男孩子在玩,这会不会有点太疯狂了?”
也有理智的玩家反驳道:“中国也有不少人在玩啊,难道中国的学生成绩就不会下降吗?别把自己的不努力归咎到游戏上好嘛。”
抛开上面这些插曲,这些不懂中文的玩家涌入国际服务器,也极大促进了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
有的中国玩家在游戏里偶然加入了由四名日本男子组成的小分队,互相操着半生不熟的英文谦让装备,一心以为对方是大腿,结果落地成盒;
有的玩家被日本队友开车无情碾压之后,就发誓今后专杀鬼子,成为抗日奇侠为国争光;
还有的女玩家与声音很好听的日本小哥哥在游戏里加了好友一起出生入死,费了好大劲互相交换了微信,结果却发现对面是一位30多岁的秃顶大叔……
日本少年与中国大叔的奇幻漂流
“咱俩到底谁是日本人?”
另一方面,日文版游戏中有很多内容并没有很好的本地化,这反而起到了不知不觉中向大众推广中国文化的作用。
比如游戏里的载具:“防水补漏车”。
由于字形相近,日本玩家给这辆车起了个爱称——
“早漏”。
只要一乘上这辆车,车里就会亲切地回荡起中文台词:
“专业承接屋顶、阳台、厨房、卫生间、地下室等防水补漏免费上门,价格公道。”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由于这段中文台词实在太洗脑了,听不懂中文的日本玩家们搜索起了“YANGTAI”(阳台)这个关键字,并在各个论坛上寻找组织,成立了阳台小分队,饶有兴致地探讨起来这段慷慨激昂的正能量台词,并强烈建议“YANGTAI”应该被列为2017年的日本年度关键字。
“似李!”某日本玩家到台北旅游的时候,在街头邂逅了自己在游戏里的爱车,热泪盈眶
戏剧性的是,《荒野行动》全盘日文化后,之前懂中国语的吃鸡UP主们存在感降低了不少,便索性开始挖掘其它中国吃鸡手游,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日本人到底喜不喜欢“竞技游戏”?
当笔者同一个来东京打黑工体验生活的中国记者讨论此事的时候,他非常诧异地反问道:
“为什么吃鸡这样的游戏会在日本突然火起来?我记得日本人好像不喜欢玩竞技游戏啊?”
确实,在LOL,DOTA2等游戏不断刷新世界奖金与观战人数纪录的同时,这些游戏在日本难觅玩家,难道日本人就不喜欢这种对抗激烈的游戏吗?
当然不是。其实从近期的新闻中就可以举出一个反例:Switch平台的射击游戏《色彩喷射团2》的销量不仅在日本本土成功突破200万套,还举办了数次电子竞技大赛。参与者甚至不乏一脸稚气,但身手比成年人还要矫健的小学生。
最强小学生军团
格斗游戏领域更不用说了,即使是从来不玩格斗游戏的人,大概也知道梅原大吾,东大男等日本知名格斗游戏玩家。
而且日本人喜欢的也不止是卡通射击游戏!像是GTA在日本从来都是最受欢迎的游戏之一(GTA5日版销量超过150万套),《使命召唤》每一代基本都能登上日本当周销量榜榜首,《光环》更是为XBOX360的推广立下了汗马功劳。
日本年轻玩家也很喜欢快节奏的竞赛
这批年轻气盛的玩家喜欢对抗,以第一时间游玩世界上最流行的游戏为荣。在TGS2017上,PUBG的试玩展台要排两小时以上。经过了各位人气UP主的安利,大家都对这款蜚声海外的射击游戏有非常高的兴趣。
TGS2017上的吃鸡大赛
所以说,日本人并非不喜欢FPS,也不是不喜欢MOBA,只是不喜欢PC而已。
与欧美国家情况不同,日本拥有任天堂,索尼,世嘉等蜚声海外的家用机及游戏厂商,家用游戏机的普及可谓水到渠成。
但由于早期STEAM等数字游戏平台尚未普及,厂家也缺乏销售PC游戏的渠道。这个管理稀松的领域成为了H-GAME厂商的天堂。在PC游戏店里你很难找到辐射老滚,倒是不缺丰乳肥臀。
提起PC游戏,日本人的第一印象就是……
如果你是日本家长的话,敢让孩子提早接触PC吗?
甚至,连PC在其他国家最赖以普及的互联网入口功能,在日本也有其他替代品。在我国宽带还没有普及的时候。日本就流行起了功能异常强大的翻盖机。网络,电视等功能一应俱全,普及率高得惊人,以至于很多家庭都不会专门购买一台PC用于上网。
现在到了智能机时代就更不用说了,电车上几乎人人都在盯着手机的屏幕。以至于黄游厂商将营业额下降,归咎到生理需求旺盛的学生都不怎么买电脑上。
此外,配台式机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不仅要懂配置知识,而且由于人工费比较贵,请店员帮着装机还要收一大笔钱并花上数周时间——除了部分以装机为爱好,不在乎花钱的秋叶原DIY玩家外,用台式机玩吃鸡这样配置要求超高的游戏,对于绝大部分日本玩家而言都是很奢侈的事情。
光是请店员装机就要花上700人民币,还不包括组装时间和操作系统,常用软件的花销
我们可以总结为:
日本玩家经常看PUBG直播,喜欢对战 但买不起配置高的电脑 XBOX ONE?还是不提了吧……
而且日本玩家有个特点,就是特别喜欢和朋友一起当面组队游戏。《怪物猎人》就是此类游戏的佼佼者,其他厂商甚至给这类狩猎游戏定义了一个新类型“共斗游戏”,而这恰恰与手游吃鸡的玩法不谋而合。
恐怕网易也没想到,画风毫不和风,也不“精日”的《荒野行动》,能作为彻彻底底的异乡产物,凭借日本玩家的互相安利火起来。
看到这里,你心里肯定有个疑问。
既然PUBG的直播那么火,日本有那么多有名的游戏公司,为什么日本人没能率先推出一个吃鸡手游呢?
首先,日本社会经过经济的衰退,总体趋向于保守。特别是那些有能力开发射击游戏的大型公司,立项的时候需要反复论证,并不能做到第一时间模仿国外名作——当然,要不要模仿,则是个见仁见智的事情了。
其次,游戏公司普遍采用终身雇佣制,工资更倾向于按年龄而不是能力分配,人员流动度远不如其他国家,无法短时间内雇到大量开发人才。
内部挖潜或许是个办法。但由于出生率低的影响,日本员工年龄普遍偏大,笔者身边甚至有七八十岁依然活跃在一线的老程序员。虽然他们有一颗黄忠一样不服老的心,每天比谁走得都晚,但思维活跃度和加班效率都不可能与国内游戏公司平均不到30岁的开发队伍相比。
《碧蓝航线》已经成为了日本同人画师很欢迎的题材
反观,中国互联网行业的收入相对其他行业要高出一大截,甚至不输给发达国家。这导致大量人才涌入,在开发技术方面与国外同行的差距越来越小。虽然在内容的原创方面还有所欠缺,但像是《碧蓝航线》等二次元手游也证明了,只要能灵活地吸收日本游戏的长处并加以改进,中国手游一样可以受到日本玩家的青睐。
或许“吃鸡”会是一个契机,至少在手游方面,我们有理由相信能走出国门的游戏会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