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安卓旗舰级智能手机展望 谁将引领市场?
旗舰级别的智能手机通常都代表了各个OEM厂商的最高水平,同时也代表了智能手机行业的发展趋势。多年来,这些旗舰机型已经在尺寸、做工、配置和功能上有了长足的进步,甚至有些领域已经遇到了发展瓶颈。当然,虽然Android厂商们会想尽办法来为自己的产品寻找卖点,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目前旗舰智能手机之间的差异已经越来越小。
现在又到了年底时光,而科技网站androidauthority和我们一起展望了一下明年新的Android旗舰会是什么样子,而大家可以看看到明年年底的时候,我们的展望是否都变成了现实。
屏幕和显示技术:AMOLED崛起
旗舰机型的屏幕尺寸变得越来越大,现在已经发展到了6英寸的级别,比如Nexus 6P,而这个大小几乎快要赶上小尺寸的平板电脑了。对于许多人来说,屏幕大是优点,而对于另外一些人来说,也是一种缺点,毕竟不能单手操作有时会带来不少的麻烦。
2015年,大部分的OEM厂商旗舰尺寸都在5.5到5.7英寸之间,而想要再大一些似乎就不太容易了。不过目前用户已经习惯了大尺寸旗舰机型,因此想要整体尺寸变小一些,也不太可能。
而市场有可能会在5.8英寸左右达到一个平衡点,而现在厂商们越来越关注的是屏占比的提高,如果能够超过80%就可以在保证屏幕尺寸的前提下减小机身。比如在日本市场,夏普的Aquos X系列产品屏占比就达到了82.2%,几乎看不到多余的屏幕边框,而这个经验可以被其他OEM厂商所借鉴。
而在底层的技术上而言,IPS和AMOLED屏幕之间的区别也相当明显,而我们期待能有更多的旗舰开始使用后者,毕竟如何将技术上的优势转化为市场效益更值得厂商关注。AMOLED可以减少电量消耗、同时也更容易设计,并且成本也变得越来越低,而注定会成为Android设备使用的主流材质。
另外,在屏幕分辨率上的比较,FHD和QHD之间的过渡也将从2016年开始。虽然索尼已经推出了4K超高清的Xperia Z5 Premium,但是在智能手机市场我们并不期待4K能够尽早普及。毕竟决定屏幕效果的因素不仅仅只有分辨率,包括屏幕大小、观看距离等都会产生影响。而从这个角度来看,4K分辨率更适合像电视或电脑这样的大尺寸显示设备,而并不会在智能手机领域发展成常态。
另外两种显示技术在2015年已经崭露头角,曲面屏幕和3D Touch触控屏,虽然这两种技术是否实用还存在一定的争议,但是谷歌肯定会对这两种技术在Android系统中提供技术支持,因此在整个Android生态系统中,会有越来越多的设备使用这两种技术。而如果Android能够像对指纹识别支持那样兼容这两种技术,相信明年会有更进一步的发展。
处理器和内存:性能溢出
在2016年将有很多旗舰级处理器问世,比如骁龙820、Exynos 8890和麒麟950等,而这些处理器将直接提升智能手机的图像处理能力、运行速度和网络连接速度。
考虑到目前已经有一些设备使用了4GB RAM,因此我们希望在明年大多数的旗舰上都能够提升到4GB RAM,这样可以更好的应对多任务功能和改进性能。
不过,过多的旗舰处理器和4GB RAM组合,在市场上也会引起性能过剩。其实两年前的处理器和2GB的组合已经能够满足大部分普通用户的需求,而如果2016年的旗舰从性能上看,使用时间将会被进一步延长。
展望2016年,所有App和网站都在不断改进对移动设备的体验,而很难预测我们是否真的需要这些顶级的配置。即使是在今天,整体用户体验都已经相当不错,除非在使用那些需要占用大量内存并且进行多任务切换的操作,否则移动设备对于性能的要求已经显得不那么紧迫。
从长远来看,处理器的速度改进很容易达到我们普通用户要求的临界点。人类做出一个决定只需要800ms,而眨一下眼的时间是200ms,当技术达到一个阈值之后,所起到的作用将会直线下跌。话句话说,配置的提升对于用户的吸引力会越来越低,而用户将会更多的关注设计、用料和电池续航能力等,而决定人们购买一部手机的因素也会变得更加复杂。
电池续航:小幅进步
虽然在过去的几年里,手机电池容量在稳步提升,但是在不同领域的产品依然有明显的差异。比如iPhone 6s Plus的电池容量仅有2750mAh,而摩托罗拉Droid Turbo 2的电池容量高达3760mAh。
从更大的角度来说,我们预测下一代旗舰的电池容量将会变得越来越大,而制造商也更喜欢为产品配备大容量电池。毕竟无论是普通用户还是开发者,续航时间长都是一个具有很大吸引力的优势。
在Android Marshmallow系统中,已经加入了能够延长续航的省电模式,因此之前的可拆卸电池、塑料后壳这样的事情在2016年将会越来越少。大多数厂商都开始采用封闭式机身的设计,而目前仅剩LG是惟一一家继续使用可拆卸后壳设计的主流厂商。不过从最新的传闻来看,LG G5也要有所变化了。
在充电方面,我们希望大部分的旗舰都能够使用USB Type-C接口,并且支持USB 3.1的快速充电和无线充电功能。也就是说,设备之间的性能如果有差异,也是体现在充电速度和时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