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智库发布2017外媒最关注的中国十大科技企业
7、腾讯:
关键词:王者荣耀、社交、市值、收购
(腾讯一直是游戏行业的巨头,得益于《王者荣耀》的火爆,腾讯今年上半年游戏业务总收入达74亿美元,力压索尼、暴雪排名全球第一。 )
环球网科技智库点评:
腾讯集团董事会主席马化腾在2017年年底回顾腾讯全年策略是“做好两个半”:第一是做通讯和社交,第二是做数字内容,剩下“半个业务”是指“互联网+”。作为亚洲第一家市值超过5000亿美元的科技公司,目前腾讯已超越海外社交领域最大竞争对手脸书(facebook),成为全球第五大市值的公司。随着2017年即将结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清晰的是,腾讯为美国科技巨头带来了无声的威胁。在马化腾的领导下,腾讯涉猎范围广泛,横跨中国社交媒体和人工智能领域。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腾讯在游戏《皇室战争》和《王者荣耀》上获得了超过100亿元的销售业绩,《英雄联盟》在亚马逊的游戏直播平台Twitch上也大受国内外用户的欢迎。在海外市场,腾讯还收购了特斯拉的部分股份。BBC更将腾讯评为是少数几家被认为能够与苹果、亚马逊和谷歌等世界科技互联网巨头竞争的中国公司之一。
外媒关注指数:★★★★
8、滴滴出行:
关键词:扩张、柳青、融资
(仅仅5年之后,滴滴出行便发展成为日订单2500万、全球最大的一站式多元化出行平台。现在的滴滴,正在朝着全球智慧交通解决方案提供商的全新定位阔步迈进。)
环球网科技智库点评:
滴滴出行总裁柳青用3个关键词回顾了过去的一年:竞争、创新、包容。从单一的出租车叫车信息平台,到被打造成包含专车、快车、顺风车、代驾、租车、企业版等多条业务线的一站式移动出行平台;从滴滴打车与快的打车合并案到苹果10亿美元投资以及收购Uber中国等一系列重大事件,滴滴出行的每一个动作都可以说是震动业界,其布局国际市场、构建全球一站式出行平台的脚步也在逐渐加快。从路透社发布的消息称滴滴计划明年向墨西哥扩张,更加速了其与Uber的全球竞争进程,其最新一轮40亿美元的融资,也加速推进了国际化以及包括新能源汽车服务在内的创新业务。不过,在引领全球汽车与交通产业的变革上,滴滴在努力将自己塑造为行业代言人的同时,除了国内有美团想要分一杯羹外,也要警惕像大众和通用等传统巨头的跨界截胡。
外媒关注指数:★★★
9、ofo:
关键词:共享、出海
(当地时间2018年1月2日,意大利米兰,出现在当地街头的各类共享单车,自2008年以来各类共享单车在米兰的出租次数累计已达1500万次。)
环球网科技智库点评:
被称为“中国新四大发明”之一的共享单车发展至今在国内已经呈现相对饱和状态,海外市场是它们“攻城略池”的另一重要阵地,从意大利到哈萨克斯坦,从英国到日本,从新加坡到泰国,来自中国的共享单车正在向全球扩张。截至目前,ofo已成功进入18国,位居行业海外第一。不过即便迎来许多城市的欢迎,质疑声同样并存,尤其是国外的那些反对者已经将中国的共享单车视为本地品牌的威胁及公共秩序的干扰者。看来除了企业盈利任重道远外外,共享单车们的出海之路也是道阻且长,不少海外媒体就表示“水土不服”是摆在ofo们面前的第一道门槛,此外,国外相对高昂的劳动力与缺少明确相关规章制度也是对它们的另一挑战。
外媒关注指数:★★★
10、乐视:
关键词:贾跃亭、FF、债务
(自7月5日踏上飞往美国的航班,短短的5个月时间,也是贾跃亭的法拉第从辉煌到“死亡”加速没落的5个月。“PPT造车”未能实现,未来10年实现年产300万辆汽车的计划看来也是一个伪命题了。)
环球网科技智库点评:
曾高喊“为梦想窒息”的贾跃亭如今“下落不明”,不仅被法院列入了“老赖”名单还被证监局责令回国履行其公司实际控制人义务。2017年,乐视可谓是从头到尾上演了一场“危机连续剧”。从2016年11月被爆出财务危机到易到用车遭集体围堵、乐视美国裁员、售卖资产、高管调整、贾跃亭宣布卸任远赴美国专注法拉第未来的造车事业……一连串危机事件犹如一部剧情跌宕起伏的连续剧。用融创中国董事长及新任乐视网董事长孙宏斌的话来说,“编都编不出来”。从某种程度来说,2017年乐视的倒塌也成为了“移动互联网泡沫破灭”的代表现象之一。一直被贾跃亭津津称道的乐视生态虽然涵盖电视、手机、娱乐、体育、游戏、汽车等多个领域,但也正是这个生态中的核心优势没有得到守护,最终乐视虽徒有一手好牌却也终究打得稀烂。但不可否认,乐视从雄心勃勃的公司到跌落神坛一直受到了国外知名媒体网站的强烈关注,许多外媒曾将乐视比作万众瞩目的科技明星,但终因其目标太过遥远而能力与人才储备又无法匹配其野心,加之过于依赖资本运作为不断增加的项目输血而最终导致其深陷泥沼。
外媒关注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