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为什么叫做老人节 重阳节又称老人节由来原因

万家热线   2017-10-28 19:31

  10月28日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重阳节,重阳节又叫老人节。重阳节为什么叫老人节?你知道吗?

  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传统的重阳节。重阳节的习俗有登高远眺、赏菊花、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因此,重阳节也叫“登高节”、“茱萸节”、“菊花节”。到了明代,九月重阳,皇宫上下要一起吃花糕庆祝,皇帝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以畅秋志。到了清代,这种风俗依旧盛行。

  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一些地方把夏历九月初九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

  1989年,我国政府将农历九月初九正式定为“中国老人节”、“敬老节”,重阳节又成为一个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节日。2012年12月28日,《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进一步在法律上明确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日作为老年节。

  那么,为什么将重阳节定为敬老节呢?在中国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又为“极数”,指天之高为“九重”。九月初九,日与月皆逢九,是双九,故曰“重九”,同时又是两个阳数合在一起,故称“重阳”,所以这一天为重阳日。因为“九九”重阳与“久久”谐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寄托着人们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福,因此,重阳节寓意深远,自古以来,人们就对重阳节怀有特殊的感情。中国政府在1989年将每年的这一天定为“老人节”、“敬老节”。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以下哪一项是考古工作者的基本技能?蚂蚁新
  • 低血糖患者出现头晕手抖症状时应尽快补充哪
  • 杜甫诗句“细麦落轻花”描写了以下哪种农业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