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 互联网 > 正文

世纪佳缘白帽子事件后 黑客又引起了舆论关注

2016-07-14 10:24 来源:搜狐 0

­  厂商对白帽黑客五味杂陈

­  针对这一事件,安全媒体“安在”也以研讨会的形式进行了讨论。诺亚财富安全负责人顾全民认为,之前他们也收到过类似白帽提交的漏洞。这本来也是一件好事,但是后来他们企业的安全人员进到后台发现,这位“白帽”黑客做了两件事情,但其告诉企业一件事情。这就让企业与白帽之间很难建立信任关系。

­  万能钥匙安全负责人、安全专家龚蔚(Goodwell)认为,在整个白帽生态中,企业才是绵羊。龚蔚对白帽生态的发展也提出了相关疑问,如白帽子到底白在哪里、白帽的衡量标准、行为准则、诉求等。

­  小米云平台安全与隐私部首席安全官陈洋在乌云白帽大会上也表示,从厂商角度看,厂商有很重要的职责来保护用户的数据安全。厂商自身一方面会用各种方法去发现并解决问题,白帽子这么多年在帮助企业发现很多盲点,提升了厂商的安全程度。没有白帽子的支持,企业的安全就会落后很多年。但是,厂商也比较害怕白帽子。白帽黑客一些善意的测试,企业比较欢迎。但有时这些“白帽”的测试,有时会导致数据泄露或破坏。有的黑客甚至有些打着白帽子的旗号,去拖库、交易这些数据。

­  陈洋认为,企业与白帽黑客之间应该是共同促进的关系。一方面白帽黑客能帮助厂商提高安全,另一方面厂商也可以与黑客做一些精神、物质方面的合作。但对用户的数据产生侵犯,就会触控法律红线。

­  对于企业代表的顾虑或者质疑,白帽代表九少一一予以回应:白帽发现漏洞的时候,肯定需要去验证这个漏洞是否存在,以及漏洞会造成的危害有多大。所以,它应该有一个用户的数据表。自动化抓取数据表速度是很快的,可能会造成数据有一些下到自己电脑上。从法律上来讲,数据是存在的,但关键看目的,是用来验证这些漏洞,还是做一些其他非法的项目。而且,白帽一般挖到漏洞,是会提交给第三方平台,再由第三方平台去通知厂商,只有少数的白帽会直接联系厂商。

­  不要低估网警的水平

­  有的黑客认为其在渗透过程中操作很规范,甚至有人使用多重代理,认为相关部门很难取证。但中科院软件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电子学会计算机取证专委会主任委员、公安部三局特聘专家丁丽萍则认为,电子取证的水平已经很高,黑客不能低估网警的水平,不要心存侥幸。

­  据丁丽萍介绍,对于电子证据,业界已经有共识,认为电子证据是下一代的证据并已经获得认可。符合“三性”(真实性、相关性、合法性)的电子证据能够获得法庭的采用。白帽黑客需要了解警察取证的知识,在测试过程中,可以保留一些能够获得认可的证据,以便能够证明自己的清白。

­  在2011年底各大平台被拖库事件及斯诺登事件后,网络安全正受到各方的关注。除了用户的隐私,企业安全外,还有国家层面的网络安全。新兴事物的发展要快于法律规范的定制,是一个普遍现象,世纪佳缘袁炜这一事件,无疑在规范网络安全测试行业及黑客的行为中,将成为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

新闻推荐

到头了;
下一条:从《非诚勿扰》到《中国好声音》缘何陷改名风波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