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晋江 > 晋江新闻 > 正文

人才“组合拳” 支撑晋企转型升级 多元服务助力企业引才培才

2015-09-17 11:03 来源:晋江经济报 0

  “企业现在面临转型升级的关键期,专业技术人才资源的不足是最大的制约。”谈及公司在纺织染整生产中亟须突破的短板,凤竹公司工会主席胡志吉坦言,凤竹公司目前拥有的专业技术人才占总员工的比重不到20%,如何吸纳更多中高端人才,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智力支持,是目前企业人资工作的重点。

  可喜的是,今年,晋江下大力度培育人力资源服务业的举措,为企业广纳贤才带来了利好。

  7月底,全国最大的人力资源服务连锁机构智通人才落地晋江,目前这家人资机构已与4家晋江企业达成项目合作。“我们正与智通人才展开项目对接,希望借助他们拥有的珠三角区域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试水借力第三方中介引才的新渠道。”胡志吉充满期待。

  据悉,在智通开展的项目对接中,仅凤竹和舒华两家企业委托招聘的人才就超百名,并且招聘的都是生产管理、技术研发类的中高端人才。在短短的一个多月时间里,智通迅速显现的引才效应,为晋江借力人资服务机构,拓展集聚人才新通道打开了良好开端。

  吸引人才集聚是晋江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大力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正是晋江促进人力资源有效开发和优秀人才集聚的有力举措,但这仅是晋江打出的人才政策“组合拳”其中的一招。作为分管人才工作的职能部门,近年来,晋江市人社局围绕全市推进“人才创新提升工程”的部署,不断创新完善人才集聚的体制机制,致力于构建与城市、产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支撑体系,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智力支撑。

政策激励

不惜重金招贤礼士

  “通过强化政策导向,我们着力构筑‘激励+保障’人才政策体系,优化人才集聚软环境。”晋江市人社局局长蔡银青告诉记者,今年来,晋江梳理完善了“1+n”人才政策体系,先后出台三份人才政策,从创业扶持、人才津贴、住房保障、学术活动资助、重大专项配套等方面加大强化政策扶持。这些政策,在促进人才集聚上发挥了显著效应,特别是吸引了许多高层次人才来晋创办科技型企业、开展项目技术嫁接、从事科技创新工作。“这套政策的出台是具有‘标杆’意义的,它成为全省含金量最大、覆盖面最广、系统性最高的人才政策体系。”

  记者从一组数据中,感受到了晋江引才的诚意,以及政策带来的“磁场效应”:截至7月份,全市累计认定人才1340名,人才津补贴发放总额已达5048.7万元,购房补贴发放总额达305万元。不惜重金,就是为了让优秀人才享有实现自身价值的自豪感和得到社会承认的荣誉感。

载体支撑

搭建人才展智舞台

  人才进得来,如何留得住?除了政策激励,晋江还创新载体建设,发挥支撑作用,促进产学研结合,为人才干事创业搭建广阔舞台。晋江打造了创意创业创新园、洪山文化创意园、纺织服装人才培养与研发中心,投建省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晋江分中心,引进中科院海西研究院装备制造研究所、中国皮革与制鞋工业研究院、海西纺织新材料工业技术研究院、哈工大机器人研发中心等6家国字号检测中心、科研机构在晋江设立分支机构,极大地提升集群产业创新能力,建设了强大的公共服务平台。在人才交流平台上,设立全国首家县级博士后工作站,同时建设中国海峡(晋江)人才市场,大学生创业园等,帮助人才融入城市发展。

多元服务助力企业引才培才

  做好公共服务,也是人才工作的重头戏。除了加快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吸引如智通等知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入驻晋江外,晋江市人社局还通过多项举措服务人才发展,包括组织企业组团参加海内外重大人才交流活动,如今年5月份就组织10家企业赴深圳参加第十三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通过专业渠道寻访人才、对接人才;开展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月活动,积极兑现创业补贴。建立产学研战略联盟,加强博士协会建设,通过合作项目引进一批人才,仅今年就引进博士后5名(累计80人),目前有在站博士后20名。同时,依托海外留学生组织、行业协会和华人华侨社团,建设4个人才工作联络站,为引才引智搭建更宽阔的网络体系。

  此外,积极创新校地联合培养机制,与“985”“211”工程高等院校合作共建大学研究院(所),依托高校优势资源培养高层次人才;鼓励支持企业自主培养人才,建立企业大学、培训基地、引入培训机构等,加强人才的培养。而不断完善的晋江人才大厦及人才驿站、人才安居园、专家公寓等配套设施,将有利于打造更加宜居宜业的人才发展环境。

  下阶段,晋江市人社局将从三方面做好人才工作“大文章”。激活一个市场,通过引进第一资源集团等人资中介,着力打造人力资源产业园,促进优质人资机构与企业合作,为企业提供量身定制的人才服务;建设两支队伍,持续完善人才政策体系建设,重点关注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领域的引进和培养,帮助企业补齐中高端人才短板;重点实施三类项目,完善载体建设,强化人才支撑,鼓励帮扶政产学研合作项目、高端人才项目和毕业生就业创业项目落地,促人才创业创新形成氛围。此外,在人才服务方面,人社局将整合就业服务中心和人才服务中心两个平台,统筹内外资源,实施一个窗口对外,切实提高服务水平,打造更强有力的人才服务环境。

政策连连看

  人才聚集政策:优秀人才按《晋江市优秀人才认定标准》分五类,享受人才优惠政策。人才津补贴方面,常年在晋工作,享工作津贴每人每月500元—10000元;短期来晋工作,享交通补贴每人每年2000元—10000元。住房保障方面,常年在晋工作,连续缴交社保、无自住房,可享受购房补贴5万—80万元,第一至第三类人才可申请免租入住不少于120平方米的人才公寓。学术活动资助方面,参加国际性或国家级专业学术会议作学术报告或被收录论文,可获5000元—20000元奖励;对独立出版或以第一撰写人出版有国际标准书号的学术著作,按项目费用个人负担部分的50%给予资助,最高额度4万元;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的,按等级给予资助1000元—10000元。

  根据晋江出台的《优秀人才享受工作生活待遇暂行办法》,优秀人才还可享受居留、出入境、落户、医疗、社保、住房、配偶安置、驾驶证换证、子女入学、法律服务等“一站式”优待。

  创业扶持政策:创业团队和项目分五个类别享受政策待遇,可享受办公场所免租或租金补助、创业启动资金20万—500万、成果转化资金100万—300万、政府风险投资150万—500万、社会风险投资最高300万、贷款贴息10万—300万。重大专项经费配套政策上,优秀人才经晋江申报并成功入选国家“千人计划”、福建省“百人计划”、泉州“海纳百川”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的,给予配套经费资助累计最高200万元。

  人力资源服务业扶持政策:针对人力资源服务业聚集平台,建筑面积达2000平方米以上的,给予20%运营主体补助;每吸纳1家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给予运营主体1万元奖励。

  针对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提供办公场所补助;融资支持上对相关贷款按银行同期利率30%额度给予贴息补助;对产品创新,被认定为国家、省、泉州各级知名商标的给予最高50万奖励;在人力资源开发上,根据引荐人才的类别和层次按200元—10万元每人的标准奖励;对开展高技能人才培训的人资机构,根据参训人员获得的职业资格等级,按500元/人—1500元/人奖励;对人资机构从业人员参加专业培训并取得职业资格的,给予1000元/人—5000元/人的补助或奖励。

征集令

  读者朋友,如果你对晋江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相关政策和措施有疑问,可以拨打本报热线电话0595—82003110。我们将逐一登记,并提交相关部门解答。 (记者 陈维曦)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到头了;
下一条:聚焦晋江文化产业周之民间工艺:有啥手工艺“绝活” 一起来晒晒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