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集团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做客晋江市委“互联网+”专题学习会
专访
游五洋:“互联网+”时代要放手给年轻人
名片:游五洋,阿里巴巴集团政策研究室副主任、资深专家。曾就职于工信部电信研究院,长期从事信息和通信技术及互联网政策、战略研究。曾出版《信息化与未来中国》等著作。
记者:在“互联网+”的大趋势下,如何推动传统企业转型升级?
游五洋:首先是对“互联网+”的理解,现在大部分的传统企业还是把互联网作为一种销售渠道,就是一个卖货的思想,但是用这个思想去做电商的话,就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陷入同质竞争、价格战、流量成本过高等等。那么如何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呢?首先在产品开发设计方面,要真正做到以消费者为中心,与消费者保持互动沟通,以这种态势来开发产品和服务;在营销广告方面,要针对新一代消费者,运用新媒体方式运作,这其中数字营销非常重要,要通过平台的搭建和自身积累的数据,思考怎么去洞察消费者,有针对性地进行营销广告;在与合作伙伴的关系处理方面,过去讲的是管理跟控制,是成本导向关系,未来更多的是协同关系,就是要求企业有数字分享的意识,通过数据分享,与合作伙伴产生协同关系,共同服务好消费者。这是需要转型的三个方向。这里边最大的障碍就是老板的意识。老板首先意识要转变,就是由过去B2B的商业模式转化为C2B的商业模式,第二就是要组建专业团队,要人才,最简单的就是重用85后和90后的年轻人,赋予他们重任,让他们独立探索,取得成功。
记者: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政府如何转变角色和定位,更好地服务企业?
游五洋:政府起到一个重要的推动作用。晋江模式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市场自发驱动,以民营经济为主,充满活力,抗风险能力也强。在转变时期,政府可以适当做些引导,比如出台一些政策,像“互联网+”行动计划、电商发展计划等;树立一些标杆企业,将在转型升级过程中做得较好的企业作为标杆去宣传,让别的企业学习;提升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如在宽带、电商物流的基础设施、公共研发机构等方面实施进一步提升;组织一些交流活动,利用晋江“侨乡”优势,更多地向广州、杭州等做得好的地方学习。
记者:讲座中您反复提到“柔性工业链”一词,这是一个怎样的概念?
游五洋:总体来说,这是制造业的一个方向,因为制造业本身是以实体部分为主的产业,面前面临转型的压力。所谓的“柔性制造”就是打破过去整个工业经济大批量、低成本的导向,实现柔性化生产,这是整个互联网制造业今后的趋势。“柔性化”对零售端、分销体系都是非常有帮助的。具体怎么去做呢?有一个基础是全商业链条数据的分享和使用,如果再加上柔性化生产,整个商业效率就会得到很好的提升,像Zara、沃尔玛等背后都是这条商业模式,互联网同时降低了这个门槛,如果企业的老板有意识,首先要转变商业模式,之后再加上数据、供应链的协同,会做得更好。
记者:刚讲座中提到“消费者互联网化率为48%”,这是基于对哪方面的产品做的统计?晋江目前的产业领域相对集中在民生这块,在“互联网+”的背景下,转型升级的速度或机遇会不会相对大一些?
游五洋:这个你可以把它看做是中国人口的互联网化程度。从电商领域来说,现在比较大的类目还是服装、鞋帽、家具、箱包等,有产业集群支持的话,总体上,对晋江产业转型升级是有利的,在这个过程中,制造业和企业适应互联网要求,实现商业模式转化,是很关键的。
记者:您刚才一直提到C2B,就是C端到B端的一个改变,在“互联网+”时代,传统电商会有哪些变化?您所说的C倒逼B,是否就是现在说的个性化定制?
游五洋:现在真正做C2B的企业不是特别多,像广东做家具的尚品宅配、索菲亚,还有青岛的红领,它们都是做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的。实际上对C2B不用神化,它就是拉动式供应链,丰田30年前就提出这个概念。什么叫拉动式供应链呢?就是卖得好的东西才多生产,卖不好的东西就不生产。对绝大部分的产品,个性化定制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比如时装就是很难定制的,那么时装行业,包括大部分行业,怎么去运用C2B呢?就是在互联网时代怎么运用拉动式供应链,举个例子,过去服装行业,像晋江很多品牌,都是订货回执,订货回执是基于市场预测的,市场开发几个款式,预测会卖几样,然后生产出来,通过订货回执,发给供销商。市场预测一旦失误,就会出现很多问题,比如卖得好的东西断货断码,卖得不好的东西有巨大的库存,拉动式供应链怎么运用呢?我卖得好的东西才组织生产,卖得不好的东西就不生产了。总的来说,现在“互联网+”时代的C2B,就是整个供应链基于大数据的打通。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