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人记得当年晋江池店潘湖村狮队吗?(图)

历史-潘湖舞狮历百年
“潘湖村的舞狮已经有百年历史了,当年我们的狮阵一出去,一阵有五六十人呀!所有人都是竖起大拇指叫好。”已经八十岁高龄了,对于潘湖历史颇有了解的黄振兴回忆起潘湖的狮阵,声调明显激昂了些。
他告诉记者,潘湖舞狮队成立于1914年,当时,舞狮是一种社会风尚,舞狮舞得好也是一种荣耀。“潘湖算是武乡,以前只要一听说是潘湖人,大家都认为是有‘拳头’的人,正是这样,潘湖人舞狮是有先天优势的。”
黄振兴把潘湖的舞狮分为三代,分别是清末民初、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和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他的父亲黄进兵就是潘湖村第一代舞狮人之一。“我听我父亲说,当年潘湖村特地从外面请了师傅到村里教学,第一代学的人不多,只有十几个人,当时最小的23岁,最大的29岁,我父亲当时就是那个最小的。”
从舞狮进入潘湖的那一刻起,潘湖第一代舞狮人经过苦练,凭借高超的技艺,为潘湖奠定了舞狮村的名声,“当年,只要听说我们村的狮阵出去了,观众就将整个表演场地围得水泄不通。”
鼎盛-家家户户夜夜舞狮
如果说潘湖村的第一代舞狮人让舞狮收获了盛名,那么,第二代舞狮人则将舞狮推向了鼎盛。
黄远芳的父亲黄金昆是潘湖第二代舞狮人的代表。舞狮是个很讲究的行当,一场舞狮要吸引眼球,刀枪棍棒链盾等几十种兵器一样也不能少,武士的走步一步也不能差,狮头狮尾的配合一点儿也不可含糊,一般人能练精一种已经不错了,可他的父亲算是舞狮全才,狮头、狮尾、武士等十八般武艺都练得很精,经常逗得观众惊喜连连,叫好声不断。
“我父亲的学生很多,不仅潘湖村里很多人向他学,大泉州很多地方,也有我父亲培养出来的狮阵。”黄远芳说,在他的印象中,南安、石狮、惠安等不少村,都来邀请父亲去授课,“来邀请的都非常有决心学习,一个狮阵从教到可以演出,起码要1年多的时间,而他们给我父亲的报酬,是按月算工资,一个月1000多元,这在三四十年前,绝对是非常大手笔。”
教授舞狮阵队有可观的收入,平日里教授些普通舞狮技艺,也有些小红包、小礼物。而平日里,十里八乡要有红白喜事,邀请了狮阵演出,也会获得些小红包。这比仅仅待在村里务农,收入更为可观。因此,在上世纪四十年代至七八十年代的这段时间里,潘湖村内家家户户均习舞狮。
“当年我们就是在小宗祠堂的门口和院内练习的。”黄小国说,白天几个师兄弟就跟着师傅黄金昆在祠堂学习技艺,当时的娱乐方式很少,家家户户吃完饭后,就自发到祠堂外舞狮、斗狮、练武,“基本上村里家家户户都有几个人出来练。”人才济济,让潘湖舞狮的名声更是响当当。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