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晋江 > 晋江新闻 > 正文

福建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研讨会在晋江召开 副省长陈冬带队现场走访

2014-09-02 08:36 来源:闽南网 0

  植入“创新DNA”于发展中

  创新,是研讨会上从专家口中蹦出的高频词汇。

  “要植入创新DNA,让创新因子根植于发展灵魂中。”盘古智库理事长易鹏说,晋江将原本密布皮革厂、鞋厂的洪山工业区,变身为创新的“大脑”洪山文创园,这或许就能说明为何晋江拥有如此多的上市公司、品牌企业。东北老工业区走的是能源消耗型道路,缺乏创新,如今疲软,晋江不能走这条路,要以创新为新常态经济的支点、抓手,引进人才,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完善延伸产业链条。

  18年前,国家发改委发展规划司副司长周南曾来过晋江,他说如今“变化太大、为之振奋”,认为其根本是“创新驱动,理念先进”。

  善待外来人口 吸引家庭落户

  “20多年来,我是晋江发展的见证人。”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李晓江,32年前做大学毕业设计时,曾注意过晋江发展路径。对比昆山、东莞发展模式,他寻思着新型城镇化该落点到善待外来人口,“这方面晋江做得最好”。

  他认为,与此前不同的是,现在的产业工人,再也不满足于一张床、一份工资,而会把老婆孩子带在身边,因此现在要留住一个人才,必须考虑要留住一个家,做好人性化服务,接纳和满足他们的新需求。

  “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应维护社会公平公正,提供均等化待遇。”同济大学规划学院党委书记彭震伟称,未来城市竞争,核心是人的竞争。另外,从长远看,建议简政放权,赋予更高更多的社会经济管理各项权限,为企业、社会和政府等各方“松绑”,释放发展活力。

  协调城镇化与工业化双发展

  此前,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政策研究室主任、研究员王春光参与过一些晋江调研和规划。“和我老家温州一样,晋江民营经济发达。”王春光说,不同的是,如今,晋江在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上更具样本意义。

  中国社科院政治学研究所所长房宁接过话茬说,温州更多的是工业化大于城镇化,错过了窗口调整期,遇到发展瓶颈了。“说白了,就是产业经济很好,但城市面貌跟不上,就像一个人很有钱,但穿着邋遢、形象欠佳;珠海刚好相反,城镇化大于工业化,城市建设得很好看,光鲜华丽,却没有足够的产业支撑;而晋江,虽然城镇化也稍微滞后,但可以说已约等于工业化了”。

  房宁说,此前,晋江工业化先起步,城镇化跟不上,现在要两条腿走路,不能一长一短,“要不就小儿麻痹症了,怎么走也走不快”。(海都记者 陈建辉 谢向明 文/图)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晋江中秋文化节博饼巡回赛明晚将走进灵源
下一条:晋江一女子上班路上发现女婴 苦等父母1小时未果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