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晋江 > 晋江新闻 > 正文

泉州“黄金新娘”不属婚俗 丰厚嫁妆变相继承

2014-05-15 09:54 来源:泉州晚报 0

腰包鼓了“天价嫁妆”攀比越盛

一些家庭为求“门当户对”举债当嫁妆 (黄晖 绘)

一些家庭为求“门当户对”举债当嫁妆 (黄晖 绘)

  70多岁的晋江市民吴先生回忆,上世纪50年代,婚礼相当简单,找一些吹拉弹唱的乐手们热闹一番,用充当“婚车”的花轿子把女方抬回家就算完事;到60年代,黑白照开始流行起来,结婚的都向往一张简单的黑白照片,陪嫁的礼物包括毛主席语录、像章等“时尚”物品,另外也送脸盆、热水瓶、毛巾等,价值达10元的算是“大礼”了。那个时代的“稀罕物”是要凭票供应的,有袜子、衬衫的嫁妆算“高档”;进入70年代,自行车以及缝纫机成为嫁妆的“通货”,新婚酒席开始出现,那时能花2000元办婚礼就是“奢侈”了。

  变化最快的是80年代,从初期的自行车、手表、音响再到中期的电视机、洗衣机、冰箱、空调等家用电器,到80年代末期,存折、房子、摩托车也成为部分有钱人陪嫁女儿的“附加物”;进入90年代,晋江、石狮的经济步入“春天”,陪嫁的物品也水涨船高,轿车代替了摩托车,酒席规模越来越大,档次日趋提高;21世纪以来,男女联婚宴超过百席似乎很正常,而奔驰、宝马、奥迪甚至成了陪嫁的“普通车”,豪华楼中楼、别墅和企业股份时常列入陪嫁名单,“奢侈婚礼”之风在晋石两地越刮越盛。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晋江安海将建枢纽站 市民等公交不用在路边
下一条:晋江磁灶镇前美小学新校区教学综合楼已封顶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