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17年前被抢拐卖到晋江 DNA比对昨与父母相认
【苦寻】
为找回弟弟,哥哥立志当警察
如今,彭松已是一个19岁的小伙,在吉林警察学院就读,已经读大二。
从小,他就知道自己有个弟弟被人抢走;从小,他就立志要当一名警察,找回弟弟。
在彭松的记忆中,父母花了很多精力在找弟弟。但,寻子之路并非顺利,陈启会遇到的,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望。
“那时我天天哭,我们两夫妻在贵州、江苏、福建、江西等地到处打工,一赚到点钱就又去找,花了10多万元,却还是没有消息……”
但,这一切都没有打垮这对夫妇,彭应成尽管手指有些残疾,却一直与老婆一起坚持打工赚钱,找儿子。
【比对】
落户时采血,17年后DNA比对成功
终于,孩子找到了,在晋江内坑。10月24日,接到贵州警方打来的电话后,彭应成夫妇激动得哭了。
一切,还是要从1996年年底开始说起。当年,被抢走的小江,最终被卖到晋江内坑的张先生家中。
张先生原本有两个女儿,一直很想要个儿子,便向人表达过想收养一个儿子的意愿,工友便介绍来一对老乡。
“他们自称是未婚生子,养不起儿子,才想把孩子送人,我看到那个女的还在给孩子喂奶。”张先生回忆,“他们一直说是亲生的,才8个月大,叫我一定要好好对小江”。在给了对方8000元营养费后,张先生就将小江收养,一家人也都对小江不错。
说来也有些巧合。今年1月,张先生带小江去办理落户,因为是非亲属关系,警方对小江进行采血。
而在当年报警后不久,彭应成夫妇就到公安机关采血,录入到全国被拐儿童DNA数据库。
就这样,DNA比对成功,彭应成夫妇找回失散17年的小儿子。
【认亲】
一时接受不了,但他的眼睛湿润了
昨日上午9点左右,彭应成夫妇早早就来到晋江刑侦大队。
一进认亲现场,彭应成就朝记者走来,拉住记者的手臂,将记者错认成自己的亲生儿子小江。解释清楚后,他连声抱歉,但嘴角却一直露着笑容。
过了一会儿,小江跟着养父一家到达,知道怎么回事后,他有点发愣。原来,张先生怕小江一时接受不了,不肯来认亲,出发前骗他说是来办户口。
“你是被人抢走,卖到这里的,你当时太小不知道,不是我们不要你啊!”坐到小江旁边后,彭应成夫妇便讲起当年的经过,问他现在是不是还在读书,彭应成还掏出手机,拿哥哥的照片给小江看,“你还有一个哥哥在读大学,一个妹妹在读初二”。
对于亲生父母的热情,小江却一言不发,将脸转到一边去,一时接受不了这个现实,“我到这里才知道找到亲生父母,一点心理准备都没有”。
不过,听完父母找自己的经历后,小江的眼睛湿润起来,为避免当众流泪难堪,他将外套盖住自己的头。
彭应成夫妇还想拉着小江继续讲,张先生看小江实在有点难接受,便劝夫妇俩“慢慢来”。
得知弟弟找到后,电话那头的彭松很高兴,“有条件我也想来看他一下,希望他能跟爸妈回去”,彭应成夫妇也表达同样的看法。
张先生也很理解,“他们是你的亲生父母,一定要认的”,“回不回去由孩子自己决定,我们两家人可以当亲戚走”。
小江说,初中毕业后他就出来打工,目前在一家数控机床厂,“我很小就知道自己不是父母亲生的,不过养父母就对我很好”。
“去不去贵州,到时候再说吧。”是走是留,小江还没有最终决定。(本网记者 林天真 通讯员 何金海 庄凌龙 文/图)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