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孝子苦寻32年 跨越海峡带亡父骨灰回乡
64年等待,91岁的妻子盼来丈夫魂归故里。
“等两岸和平了,你就可以见到爸爸了。”母亲的一句话,深深地埋在年幼的张成康心中。1949年2月,他的父亲张和顺跟随亲人到台湾打工,从此便失去联系。几十年来,他和家人时刻惦念着海峡对岸的父亲,期盼终有一天,一家人能够团聚。
然而,1981年,他从香港亲戚处得知,父亲早在1977年就在台湾去世。之后,他费尽周折,希望能让父亲魂归故里,无奈都未能如愿。今年8月,我市启动赴台个人游,67岁的他终于登上宝岛台湾,并在当地人士的协助下,找到了父亲的骨灰,并将其带回晋江内坑镇土垵村的家中。时隔64年,父亲终于跨越这一湾浅浅的海峡,与家人“团聚”。□记者许文龙文/图
现场
迟到36年的悼念
91岁妻子追思丈夫
“三千里长海峡,梦断台湾岛。六十四年沧桑,魂归大陆家。”昨日上午,晋江内坑镇土垵村戏台边的广场上,67岁的张成康与几百名亲戚好友一起,举办一场特殊的仪式,悼念1977年去世于台湾的父亲张和顺。
“64年了,你终于回来了。”91岁的张红柑老人在晚辈的搀扶下,颤巍巍地来到主祭桌前,望着相框里丈夫苍白的照片,眼泪刷刷地往下掉。周围的晚辈们见此情景,也难掩泪水。“一家人终于可以‘团聚’了。”仪式上,张成康难掩内心的伤痛。宣读祭文时,他声泪俱下追思父亲。
缘起
早年赴台谋生
一去却成永别
1949年2月,27岁的张和顺泪别妻儿,与他的两个舅舅一起,从晋江内坑镇土垵村前往台湾打工,期盼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赚钱养家糊口。谁曾想,台海风云突变,他这一去却成为永别,直至去世都没有再踏上故乡的热土,与亲人团聚。
那段时间,他的妻子张红柑经常偷偷地哭泣,期盼出现奇迹,将丈夫带回自己的身边。而那时,两人的独子张成康年仅3岁,还不知道发生的这一切意味着什么?
张成康慢慢长大了,每逢过年时,看着小伙伴和他们的爸爸妈妈团聚的情景时,他内心就十分失落。“爸爸去哪了,爸爸什么时候回来?”他不停地问妈妈。而每次,母亲都会笑着安慰他说:“爸爸去台湾打工挣钱了,暂时回不来。等两岸和平了,你就可以见到爸爸了。”
有时,家里遇到困难时,他会看到母亲一个人偷偷地躲在房间里哭泣。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