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一男名叫"呆货" 原来是太奶奶取的
“本人陈呆货,出生于1988年,系福建省晋江市新塘后库新村村民,现拟将姓名由陈呆货变更为陈嘉乐。”近日,一则发布在媒体上的《变更姓名声明》引起了市民们的注意:竟然有人叫“陈呆货”?
多方联系和走访后,记者发现:陈呆货确有其人,如今就在安踏公司上班。
陈呆货出生的时候,他的太奶奶一见是个男孩,可开心了。抱着怀里的小曾孙,嘴里念叨着说,就叫“歹货”吧,以后好养活。陈呆货的妈妈笑着说,以前的人,都不识字。啊太(闽南语,太奶奶的昵称)取的名字,自然是要听的。
到了登记户口的时候,陈呆货一家人也没想出要叫什么正名。他的太奶奶坚持要叫“歹货”,全家人也就给登记人员报了“歹货”。“歹货”是闽南语,换成普通话的时候,登记人员就写成了陈呆货。陈呆货的爸爸回忆起当年的场景,不禁自己都笑了。
上了小学,每每老师一点名,22号陈呆货,话语刚落,陈呆货一站起来,全班一阵哄堂大笑,连老师都笑了。一开始,好多同学都觉得呆货的智力有问题,老师也对他特别照顾。直到相处久了,大家才发现呆货是正常人。
小时候一到“啊太”忌日,每次磕头前,呆货都拿着香跟“啊太”对话:为什么给我取名叫陈呆货?陈呆货满脑子里十万个为什么。
初中的时候,开始有人一看呆货这个名字,就觉得好欺负。一天到头,几个人一起,看到呆货就大喊,边喊边笑。陈呆货当时也不会愤怒动粗,就是郁闷。
到了高中,呆货常常和伙伴们一起运动。伙伴多起来了,人也变得阳光开朗。一来没人敢拿这个名字开玩笑;二来他们偶尔的几句玩笑话,呆货也不在意了。
进公司第一天,陈呆货就为大家贡献了不少笑料。陈呆货、二货、吃货……只要同事们能联想到的笑料,就能立马想起他。“我刚进公司第一天,就迅速打响了知名度。”陈呆货满脸得意,颇为自豪。“其实,陈呆货这个名字已经用20几年了。一开始挺烦恼,但跟朋友相处久了,大家也都习惯了。”
一个好兄弟的姐姐,改名成功了,这给了陈呆货启发。这个好兄弟的姐姐叫“苏啊嫌”,当时,印请柬的时候,“阿嫌”自己就觉得别扭,心里直纳闷:难道要让“啊嫌”这个名字,跟着我一辈子吗?于是索性改了名。最近,陈呆货也开始了自己的“改名大计”,陈呆货的名字也将“告别历史”,他将有一个新的名字:陈嘉乐。(记者吴庆红)
民俗专家:
闽南取贱名的传统由来已久
晋江民俗专家周仪扬表示,闽南话最早的祖先是河洛话,也就是河南那一带的,古称中原地区。古早时,闽南当属南蛮地区。闽南一带的卫生环境、生活条件和医疗水平都比较落后。新生儿的生育和成长都会遇到很多的挫折,屡屡发生幼儿夭折的事件,所以,很多家长给孩子取贱名。闽南口语里经常使用,如,怣猪(憨厚的猪),怣狗(憨厚的狗)这一类的贱名,越贱越好。拥有贱名的小孩,比较好养活。闽南取贱名的传统由来已久,在早期中国姓氏的源流当中,也很多人取贱名,如,霍去病。也是因为当时的生活条件差,给孩子取名‘去病’。是家长对孩子的未来生育和成长有了一种身体健康的寄托,闽南贱名也是一样的意思。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