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贸易出海”到“生态输出” 逆势飘红 晋江伞“撑”全球市场新天地
泉州海关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泉州市伞具出口额达15.8亿元,同比增长3.5%,热销全球121个国家和地区。一把把“晋江制造”的伞具,正画出逆势上扬的曲线。
从碳纤维超轻伞到“量子滤光盾”,从免折叠自动伞到便携胶囊伞,晋江伞具不再只是遮雨工具,而是科技、时尚与文化的载体。其背后,是一场以创新为矛、链条为盾、全球布局为阵的系统性突围。
创新驱动
从“功能代工”到“潮流定义”
在全球贸易整体承压的背景下,晋江伞具凭借持续的产品创新打开了增长新空间。今年广交会上,一款来自福建优安纳伞业科技有限公司的胶囊伞成为焦点。“这款产品可像水杯一样背在身上,彻底解决了传统雨伞携带不便的痛点。”公司总经理王翔鹏介绍,该产品从概念设计到上市历时近一年,目前已成功出口欧洲,在东南亚及我国港澳台市场反响尤为热烈。
创新已成为晋江伞业抵御市场风险的核心竞争力。今年以来,晋江伞企密集推出一批技术领先的创新产品:集成伞业的“量子滤光盾”突破塑料透光难题,通过分子结构内嵌防晒技术实现紫外线阻隔率99.9%,将“遮雨塑料”进化为“防晒堡垒”;优安纳伞业的免折叠伞采用三折自动开收铁伞架,配合具有折叠记忆功能的黑胶伞面,实现3秒轻松收纳;富祺伞业推出的全碳纤超轻长伞,采用全碳纤一体式伞架,整伞重量仅176克,相当于一部手机的重量,完美解决了传统直伞笨重的痛点。
“对于年轻人而言,伞不再只是功能性用具,更是展现个性、扩大社交话题的工具。”王翔鹏表示,这种消费观念的转变为晋江伞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以宠物伞为例,东石企业推出的透明宠物伞采用19寸大伞面搭配环保材质,萌宠图案跃然伞上,雨天遛弯秒变沉浸式互动剧场。这类精准切分小众市场的产品,已成为日本等高端市场的爆款。
研发投入是创新的坚实保障。梅花伞业早在2020年就瞄准碳纤维材质赛道,其推出的航空级碳纤维伞重量仅220克,较普通雨伞减重近一半,伞骨伞架全采用航空级材料,连手柄与中棒都采用一体化设计。“当时就是想避开低价竞争,靠差异化打开市场。”梅花伞业总经理王卿泳表示,这款定价18—20美元的产品已成为日韩市场的热销单品,仅在今年广交会一期便拿下80万美元订单。
链条协同
从“单点突破”到“系统竞争力”
“小小一把伞,涉及的材料、配件多且杂,工序多达几十道。小到一个弹簧都能在东石找到供应商。”深圳德成伞业总经理曾省花的这番话,道出了晋江伞业最深厚的底气——全球最完备的产业链生态。在晋江东石镇,450多家伞企构筑起从原材料、配件到成品的全链条产业集群,年产量超6亿把,年产值超150亿元,占据全国三分之一、全球超四分之一的市场份额。
今年6月,“全球伞业供应链中心”在晋江正式揭牌,标志着当地伞业进入“四链融合”新阶段。这一平台整合了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资源,推动制伞产业向“智链融合”迈进。在首次供需对接活动中,签约金额突破10亿元,梅花伞业与腾兴洋伞签下3000万元伞配件订单,盛和雨具与集成伞业达成4800万元伞架采购战略合作,展现出产业链协同的强大活力。
产学研深度融合为创新注入持续动力。由福州大学、华侨大学等高校联合优安纳、梅花、集成等龙头企业组建的“福建省伞业知识产权创新联合体”,重点聚焦伞用新材料、智能制伞设备等关键技术领域的研发与应用。同步上线的“海西智创网共享专利池”,有效解决了“高校专利转化难”与“企业技术荒”的双重痛点,成为创新成果转化的重要枢纽。
人才培育体系同步升级。从“中国伞都制伞工匠”表彰到职业技能竞赛,晋江构建起“技术比武—人才认证—荣誉激励”的全周期培育机制。晋江市伞业行业协会不仅组织“精益管理”培训课程,还通过举办国际工业设计大赛,为行业注入新鲜血液。“现在有大量年轻群体及创业者涌入制伞行业,他们带来了创新思维和活力。”王翔鹏表示,行业年轻化趋势明显,为创新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
全球布局
“我们卖的不再只是一把伞,而是一套让全球伞业运转更高效的生态方案。”王翔鹏的这番展望,正在成为晋江伞业全球化战略的生动实践。前三季度,泉州伞具热销121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民营企业出口11.3亿元,增长14%,占泉州市出口伞总值比重超七成,展现出强劲的市场竞争力。
市场多元化战略成效显著。统计数据显示,东盟、欧盟、日本是泉州市出口伞的前三大市场,分别出口4.8亿元、3.1亿元、3亿元,同比增长60.5%、0.2%、19.1%。值得一提的是,泉州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8.1亿元,增长17.5%;对RCEP其他成员国出口9亿元,同比增长31.5%,其中对泰国出口增长高达84.3%。这种多元化的市场布局,有效降低了单一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
跨境电商成为“晋品出海”的新引擎。晋江市伞业行业协会与晋江跨境电商公共服务中心进行“晋品出海”伞业跨境电商合作签约,将为会员企业提供孵化陪跑、平台运营诊断、国际商标注册、海外仓物流等一站式服务。优安纳伞业副总经理丁敬堂透露,企业全球布局持续提速,“在俄罗斯开启线上销售,赴中亚四国拓展市场,更在希腊设立研发中心,前置捕捉欧洲个性化需求。”
线下渠道创新同样精彩。在2025泉州滨海文旅消费季暨JOIN晋江时尚季(夏季)活动中,东石伞业以“伞具×海洋”为核心主题,通过“听海·敢潮”主题大秀与滨海市集双场景联动,将伞具产品的功能性与海洋文化的浪漫属性深度融合。这场以全国唯一触角沙滩为舞台的时尚大秀,通过多平台直播触达千万级受众,让全球看见中国伞具产业的潮流革新力。
今年夏季富祺伞业总经理黄淑珠表示,企业正加大直播电商布局,“目前还在加速招聘主播,增加直播间及优化直播间的建设,采取仓播和单品相结合的方式,尽可能地将产品展示给消费者。”与此同时,线下中国伞都产业馆搭建了专属展台,帮助企业进行产品曝光,对接各种线下走秀等活动,构建起“永不落幕的首发舞台”。
这种全方位、多维度的全球布局,让晋江伞业在逆势中实现了从“产品出海”到“品牌出海”,再到“生态出海”的跨越。正如行业观察者所指出的,晋江伞业正在输出的不仅是一把把雨伞,更是一套整合了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品牌营销、渠道建设的全产业链解决方案,这或许正是其能够在全球市场中逆势增长的关键所在。(记者 曾小凤 陈巧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