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闽南网 > 晋江 > 晋江新闻 > 正文

无作业 有成长 毓英中心小学连续11年设“周四无作业日”

晋江经济报   2025-11-07 10:31

   每周四,对于晋江金井镇毓英中心小学学生来说,是充满期待的一天。下午,学校少年宫的活动结束后,六年级学生洪泽森无须埋头于书面作业,或是骑上心爱的自行车,或与同学在排球场上尽情挥洒汗水。“这一天过得特别充实。”他开心地说。

  今年10月,教育部发布《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十条措施》,明确提出,鼓励中小学每周设置一天“无作业日”。而在毓英中心小学,这项举措已经施行了11年。

  设置“无作业日”,让孩子们有了更多时间可以自己支配。图为毓英中心小学学生放学后在操场上玩耍。

  早在2014年秋季开学,毓英中心小学便设立“周四无作业日”(2014年9月16日,本报头版刊登报道)。这一天并非简单的“放松”,而是一次关于自主管理与全面成长的有益探索。

  与洪泽森一样,六年级的彭阿正同学也对“无作业日”做了精心规划。他的“课堂”在金井镇的大街小巷。“我会跟着爸爸逛金井。现在,我对这里已经很熟悉了。”穿行于街巷之间,他感受着金井的烟火气息;观看激烈的“村BA”,他体会着晋江这座体育城市的无限活力;回到家中,他潜心于书的海洋,“目前,我正在读《明朝那些事儿》,我很喜欢这种在历史长河中畅游的感觉。”

  “刚开始,部分学生确实有些茫然。”六年6班班主任肖明凤告诉记者,为此,学校通过召开班会等形式,积极引导学生学会如何有价值地度过这一天。

  “我们看到,孩子们从一开始的不适应,逐渐学会利用这一天进行阅读、运动、做家务。不只如此,他们还会自我优化,发展出书法、南音等更为多样的兴趣爱好。”肖明凤说。

  毓英中心小学副校长(主持工作)陈一真表示,推行11年的“无作业日”已成为学校日常管理的常态。这一举措实现了学生“从被动接受到主动规划”的转变,赋予了孩子最宝贵的核心能力——自我管理的内驱力。

  市民彭向丽的两个孩子都在毓英中心小学就读,大女儿彭米露是2015级学生,入学时,学校设立“无作业日”仅一年时间。知道这项举措后,彭向丽成为“无作业日”的坚定支持者。

  “孩子会和我们一起到户外活动,学习了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我们还有充足的时间一起运动、阅读,放松身心。”彭向丽说,孩子们在自主安排活动的过程中,积累了不少写作素材。更为重要的是,周四成了他们一家都格外期待的“亲子日”。

  值得一提的是,在设置“无作业日”的同时,学校要求老师不断优化日常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效率,不将“无作业日”的学习任务转移至其他日子。

  陈一真表示,接下来,学校将积极听取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建议,进一步丰富“无作业日”的内涵,引导和鼓励学生家庭将这一天打造成真正有意义的“亲子时光”。

  (记者 欧阳霆 董严军)

频道推荐
  • 乌镇峰会今日开幕 人工智能“味”更浓
  • 世界互联网大会举行第一届理事会第八次会议
  • 水利部发布规范强化河湖管理保护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