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个项目架起创新对接桥 博创赛第二日项目签约持续火爆
昨日,第三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签约环节热度持续。27日全天,共有23个项目在晋江成功对接,覆盖文化科技、鞋服智造、半导体、生物医药、绿色发展等领域。大赛开赛两天来,累计签约项目预计投资金额超4亿元。
这场全国性赛事在晋江搭建起创新成果转化平台,既展现全国博士后团队技术实力,又精准匹配晋江乃至全国产业升级需求,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注入新动能。
从全国项目布局看,签约成果呈现“传统产业焕新+新兴产业破局”特点。
文化科技领域,“文化遗产保护监测与活化利用”“AIGC虚拟引擎赋能海丝文化交互体验系统”等项目,以数字技术激活文化资源;鞋服产业方向,“蓄能防护型马拉松跑鞋仿生研发”“面料智能裁切车缝人机协同”等项目,助力产业向智能化升级;半导体与新材料赛道,“GaN功率器件关键技术”“后摩尔时代叠层围栅锗硅器件工艺”等项目,进一步夯实相关产业布局;生物医药、绿色发展领域也屡有技术突破项目落地。
从晋江本土的多个签约来看,各项目都非常精准地破解了产业痛点。
海峡(晋江)科技创新中心签约5个项目,包括“基于数字孪生的碳素纤维制品一次成型工艺研究”“基于晴雨伞柔性定制的面料智能裁切及车缝一体人机协同加工中心与机器视觉研究开发”等,还引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承接的项目及智能裁切机、生物基新材料等成果;泉州半导体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晋江分园区在“GaN功率器件关键技术”“半导体传感芯片系统”等项目上签约,福建盼盼食品推进“天然防腐剂多层微胶囊智能制备”项目落地,以及伟志股份签下“共享车位技术服务平台”项目,则分别为半导体产业、食品加工升级、城市智慧交通提供科技支撑。
海峡(晋江)科技创新中心对外交流合作部主任周迎迎表示,大赛的举办对晋江引进人才、优化创新创业环境,以及提升区域生产力意义重大,“企业家+科学家”融合创新的发展方向十分必要,“赛后,我们将邀请合作博士后团队考察产业平台,全力提供资源融合支持,缩短项目孵化转化时间,加速创新落地。”
西安工程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高兴忠介绍,该校聚焦纤维材料产品开发,已与安踏集团确定合作。“后续,我们将通过纤维材料改性加工提升运动鞋耐磨性,进而研发新的功能型鞋材。”在高兴忠看来,晋江产学研环境优良、政策支持力度大,为校企合作、开展技术攻关提供了有力保障。
(记者 蔡明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