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乡村振兴机制创新案例获评省级优秀
近日,福建省农业农村厅公布2025年度福建省乡村振兴机制创新优秀案例,晋江市农业农村局报送的《“汇”聚城乡融合新动能“谱”写共富共美新华章》入选“试点先行探索”名单。
自2023年起,晋江实施乡村振兴三年攻坚行动,围绕“五大振兴”梳理难点,以“挂图作战”方式推进方案落地。为确保工作实效,晋江成立专项领导小组,建立“月会商、季调度、年总结”机制,市领导专题部署12次,解决资金短缺、项目落地等问题超50个;引入第三方评估与督查组联合考评,将乡村振兴纳入晋江市级重点督导,形成全市协同推进的良好格局。
在激发乡村振兴活力上,晋江深化“百企帮百村,能人促振兴”行动,搭建村企合作、公益认领等平台,推动177个乡村振兴项目实施,撬动社会投资超43亿元;培育市镇村三级公益类社会组织228个,设立“晋江乡村振兴日”,举办全国和美乡村篮球大赛、村跑等活动,吸引超5000人次参与。
资金与土地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支撑。晋江构建“造血+输血+活血”资金保障体系,2024年,全市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总收入3.17亿元,其中376个村收入超25万元;统筹22.89亿元扶持特色现代农业、海洋产业,新增“乡村振兴贷”超1.2亿元,全市涉农贷款余额上千亿元。土地利用上,晋江推进农村乱占耕地建设住宅类房屋专项整治试点工作和宅基地“两项”改革,完成21万宗宅基地基础信息调查,盘活闲置宅基地和农房15343宗、5638亩。此外,成立泉州首个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中心,举办两届全国大学生乡村设计竞赛活动,打造多个城市田园综合体。
如今,晋江乡村振兴成效凸显:培育“禧红202”“福海1号”“西盘鲍”等特色良种,拥有绿色食品企业8家、有机产品2个、地理标志农产品4个,24个“一村一品”专业村、2个全国乡村特色亿元村、1个全国农业产业强镇;93支高校、闽台合作团队为近百个村(社区)定制发展方案,29个镇村参与省级示范创建,获全国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等荣誉;开展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百强村社”培育行动,选派第一书记和工作队下沉,分类施策培育百个重点村(社区);截至9月22日,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共挂牌1314宗,成交937宗,成交金额2.03亿元。
数据显示,2022—2024年,晋江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超百万村(社区)从43个增至87个,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3.2万元增至3.5万元,年均增速8.2%,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速1.5个百分点,城乡收入差距持续缩小。
晋江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晋江将以此次入选为新起点,持续深化机制创新,推进城乡融合与共同富裕,书写更多乡村振兴精彩篇章。
(记者 沈茜 秦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