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支书”张清读:28年村支书,乡村善治“有一手”
48岁的青壮年,他却已是扎根农村28年的“老支书”;他从修建村道入手,寻找乡村善治路径;一个难题接一个难题地破解,他把昔日落后的村庄建设成美丽乡村。他就是晋江东石镇洪塘村的党支部书记张清读。
挑重担 退伍军人显本色
走进洪塘村,道路宽敞畅通,环境整洁优美,村民们亲切和善。很难想象,这里曾是晋江最贫困落后的村庄之一。
“以前乡村发展不好,生活太苦了,小辈们相亲找对象都受影响。”70多岁的村民柯研对乡村的变化很有感触,如今,看着家门口新修的路、乡村新建的微景观,她不禁笑容满面。
这些变化的背后,离不开张清读28年来的努力。
1993年,16岁的张清读应征入伍,开始在军营中磨砺生长。表现积极的他,在部队入了党。三年后,张清读退伍返乡。当时年仅19岁的他就被推荐当上了村党支部书记,可等待他的却是一道道难题。
彼时的洪塘村,村情复杂、经济贫困、乡村发展滞后。村党支部书记这个重担,还没有人可以挑起过两届。
“初生牛犊不怕虎,我又是退伍军人。当时,我就毅然挑起了这个担子。”张清读说,面对基础条件差、集体经济薄弱、村民观念落后的村庄,他一开始的工作四处碰壁,但是军人勇于向前、敢担当的精神,让他坚持了下来。
访民情、解矛盾、抓项目……张清读带领洪塘村一步一个脚印地谋发展。
“以前村里环境差、路不通、没有休闲设施,连打篮球都只能偶尔去学校打,大家期待村里发展变化的愿望是很迫切的。”张清读说。
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政策鼓励和支持下,张清读从“为民办实事”项目入手,陆续建设了道路、微景观、路灯等工程,改造了小学校园,铺设了污水和自来水管网等,并把400多亩抛荒地进行整治后集体承租,让村民看见了变化、增加了收入,也让乡村看到了希望。
他一改洪塘村的落后面貌,“村支书”这个重担一挑就是28年。
破难题 道路通畅助振兴
回顾这一路走来的不易和艰辛,张清读说,还数修路的难题最大,但也数修路让村民最有获得感和幸福感。仅去年,洪塘村就铺设、硬化了7条村中链接路。
洪塘村是东石镇的“内陆村”,不依山、不傍海。曾经交通不畅一度成为制约乡村发展的“卡脖子”难题。
“当时,村里除了最外围有一条环村路可通行外,村中几乎没有可行车的道路,且房屋密集,修路难题很大。村中甚至没有一条水泥路。”张清读介绍,受此影响,村民生活很不方便,车进不来,东西都得靠人工或摩托车搬进搬出。
为了破解这一困境,2018年以来,张清读带领村民拆房修路,从100多栋老旧连片房屋中,辟出4条振兴道,并陆续铺设30多条连接路,打通了乡村路网的“毛细血管”,实现全村“路路通”,打破了村中95%的房屋无路可通的发展困境。
“有了路,生活都大不一样。”看着家门口铺设的水泥路,村民张淑芬笑容满面。没修路以前,她家门口只有一条羊肠小道,出行不便,下雨天道路更是泥泞难走。如今,家门口有了两车道宽的大路,张淑芬觉得日子都跟着敞亮了。
道路畅通,环境也要进一步提升。今年3月,洪塘投入20多万元,在环村路及村里各角落开展植树造林,将打造花园式美丽乡村。
善治理 文明乡风暖人心
5元、10元、20元……在洪塘村慈善微信群里,时常刷起“红包雨”。村民们以每包低于50元的小微爱心,汇聚起慈善大爱,一起撑起每月慰问村中困难人员的长期工程。
每月的19日是洪塘村的慈善日,将开展慰问困难人员行动。“几年前,我们建立了慈善爱心援助站,每月关怀、慰问村中困难人员。但因为资金不足,慈善援助站一度难以为继。”张清读说。
为了让慈善援助站可以保持持久的“生命力”,经过与村中爱心企业家沟通后,张清读建起了爱心微信群,除了企业家,也有不少热心村民加了进来。大家一起约定,每次不必捐多,爱心重在持续,建议每包低于50元。
除了微信群每日捐助小微爱心款,洪塘村还拓宽了慈善爱心援助站的资金来源,既接受乡贤、企业家的定向捐赠,也将村中两座寺庙的香油钱划出一部分纳入慈善爱心援助站,让爱心慰问行动有资金源头,能细水长流。
困难人员得到长期帮扶,患病群众也有爱心援手。近年来,微信群先后为两名身患重病的贫困村民募捐100多万元的手术款,及时给患病困难群众送去了“救命钱”。
通过微信群,村中不仅形成了互帮互助的良好风尚,村民们参与支持乡村建设、移风易俗的热情也随之高涨,营造了和谐、文明、友爱、向上的乡风。
近年来,洪塘村加快乡村建设步伐,修路、建景观、旧村改造等一系列“动静”都不小。村里的建设规划、项目推进情况,以及要举办的活动都会在群里公示,一方面征求大家的意见,另一方面也增强村民参与、支持乡村建设的热情,团结公益力量为村里办大事。比如,为推进移风易俗,张清读带头深入了解民意,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和建议,成功把村中的“普渡日”改为文化节。
文艺晚会、广场舞邀请赛、篮球比赛……近年来,文化节越来越受村民欢迎,不仅杜绝了村民大摆宴席的铺张浪费,而且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在张清读带领下,不断发展的洪塘村一改落后面貌,多次获评晋江市“平安村”、晋江市和泉州市“文明村镇”、泉州市“ 2019 年省级美丽乡村”等荣誉;洪塘村党支部获评晋江市、泉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张清读个人先后被评为泉州市优秀党务工作者、晋江市优秀党务工作者、晋江市第三批中级农村(社区)治理人才、晋江市领头雁培育对象、晋江市农村实用人才、见义勇为优秀志愿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