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闽南网 > 晋江 > 晋江新闻 > 正文

产才融合 助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晋江经济报   2024-01-03 10:50

  坚持在“用”上倾真情

  全面激发人才干事创业“源动力”

  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招揽人才不是终点,人尽其用、推动发展才是最终目标。

  长期以来,人才评价一直是民营企业人才工作中的“老大难”,评价标准较单一、分类评价不到位、用人主体自主性不够强等问题长期存在,影响企业人才的成长和干事创业。

  如何破解这一困境?

  2017年,晋江率先推行《产业领军企业人才自主认定及奖励规定》,并于2023年修改完善。按照规定,在晋江纳税额达1000万元以上的“4341”现代产业体系民营企业,可按人才的能力、实绩和贡献,自主将人才认定为第五、六、七层次,认期内可分别按每人每月3000元、1000元、500元的标准享受人才津贴,同时享受相应的购房补助、子女入学、健康体检、流动人口市民化积分优待等待遇,期限为三年。

  茂泰(福建)鞋材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金校红就是这一政策的受益者。1999年,金校红来到茂泰,从一名基层配料调色员成长为技术骨干,推动公司许多科技成果转化为市场产品。作为茂泰鞋材工艺革新的主要贡献者,他被公司自主认定为一类人才。

  克服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唯关系等倾向,以能力、实绩、贡献评价人才,将人才自主认定权交到企业手上,这种方式得到了企业和员工的认可。“对我们一线工作人员来说,以前的高层次人才评定想都不敢想。现在不一样了,主要看工作业绩、实际贡献,公司根据我们平时的表现自主打分推荐,感觉未来更有奔头了!”金校红说。

  “向用人主体充分授权,是不是人才,民营企业可以说了算。”晋江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说,2017年至2021年,晋江共开展5次产业领军企业人才自主认定工作,累计申报企业27家,认定人才552人次,兑现工作补助1051.35万元。

  此外,晋江还大力探索激发用人主体活力。2020年6月,晋江印发《探索“激发用人主体活力的有效办法”项目实施方案》,从制度改革、政策引导、平台嫁接、示范引领等四方面提出12条具体举措。其中,推行股权激励机制就是具体举措之一,旨在引导企业拿出股权,建立员工持股平台,留住核心人才。

  当年7月3日,利郎发布公告,向213位符合资格的雇员授予1150万股购股权。这一安排,让不少利郎员工直呼:“幸福来得太突然。”“公司无偿授予购股权,其实就是让利给员工。大家肯定全身心投入,把公司的事当自己的事业干。”利郎员工陈女士说。

  据悉,这份“大红包”,利郎除了要掏出4956.5万元外,还需在期内为员工垫付包括税费、股权变动在内的其他费用,费用最高可达7000万元。

  “该措施是利郎长期人才激励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利郎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利郎坚信,此举使公司利益、股东利益、管理层及骨干员工利益紧密结合,将有效激励全员活力,推动公司业绩增长、股价提升,让企业与员工共享共荣。

  晋江的企业家历来有情怀、有品格、有视野、有格局。除了利郎外,一些中小企业也开始实施股权激励这一举措。此外,晋江市金融局也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持续加强企业股权激励相关政策宣讲,成立“资本赋能”专家智库,组织专家培训对接活动,加深企业对股权激励的了解,不断推动企业实施股权激励。

  安踏运动科学实验室

  三创园

  泉州(晋江)国际人才港

  据统计,2023年,晋江新增安踏、七匹狼、兴业科技、舒华体育、游族网络等5家企业实施股权激励。目前,全市已有38家企业完成股权激励,累计激励高管人才超8000人次、授出股权份数超49390万股。

频道推荐
  • 七家协会联合倡议反对商品过度包装
  • 1号台风“蝴蝶”路径实时发布系统 今天(6
  • 今日(6月11日)最新油价查询:92号、95号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