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闽南网 > 晋江 > 晋江新闻 > 正文

龙头带动 集聚发展 打造标杆 ——且看晋江经济开发区如何在省级工业园区标准化建设中脱颖而出

晋江经济报   2023-10-20 10:20

  集约发展效应凸显

  土地获批、项目开工、首栋封顶、园区开园……2022年以来,一幕幕平地起高楼的“土地裂变剧”在晋江经济开发区悄然上演。

  上下楼就是上下游,产业园就是产业链。聚焦提高土地利用率、推动园区向上生长,晋江经济开发区全力推进“1+6+N”园区标准化建设(“1”即一个五里高新综合产业园区,“6”即六个专业化产业园区,“N”即N个园区标准化试点项目),打造高标准、强承载的产业综合园区,加快园区集聚、集约发展的步伐。

  长期以来,园区土地开发强度与工业用地容积率不匹配成为制约园区发展的瓶颈之一。

  “我们希望通过园区标准化建设,推动工业用地容积率提高到3.0。这样在无新增工业用地的基础上,工业园区预计还可释放近3万亩的产业空间。”许国鑫说。

  如跨过23个年头的“老牌”工业园——五里园,就曾面临低效用地增多、区域经济效益不高、园区基础配套设施逐渐老化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晋江市把五里园列入首批园区标准化建设项目,推动五里园向高新综合产业园方向发展。

  园区里,综合产业园、教育配套、道路改造提升、现代小区、青年公寓等系列项目相继落地建设,五里园迎来“华丽蜕变”。

  除了五里园,在各园区,一批工业(产业)园区标准化项目建设成果也初步显现。

  晋江新智造产业园

  在英林园,英林服饰标准厂房一体化工业园(一期)已经开园;在金井园,绿色新材料产业园项目(一期)主体结构全线封顶;在安东园,绿色高端面料整理微工业园投用在即;在新塘园,新智造产业园项目一期、二期全线封顶,项目招商率跑出100%的亮眼成绩。

  工业园区的提容增效、集约发展正加速推进。

  产教融合走向深入

  为产业发展提供专业人才支撑。

  近日,晋江经济开发区产教融合工作再迎新成果——晋江经济开发区产教融合基地作为晋江市域产教联合体,跻身教育部公布的全国首批市域产教联合体名单。

  建设市域产教联合体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和吸引力的重要举措,也是深化产教融合、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作为晋江市产业发展主阵地、主战场,近年来,晋江经济开发区不断推动产教融合工作走向深入,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紧密结合。

  产教融合基地项目总用地面积约155亩,总建筑面积约18万平方米,总投资达5亿元,联合安海职校搭建起中专教育的新平台,更好匹配园区对技能人才的需求。项目投用后,可容纳学生3600人,将发挥职业教育、职业培训、技能评价等综合功能,构建面向技能型学生、产业工人、企业管理人员等人群的产教融合、产学合作基地,培养培育技能型学生与新就业人群。

  目前,产教融合基地项目(一期)已投入使用,共开设5个专业、8个班,招收学生330人。项目(二期)正在建设,将新建三栋教学楼、行政综合楼、培训综合楼等,建筑面积约4.4万平方米。

  今年11月,项目(三期)也将开工,计划新建培训宿舍及食堂、职业技能提升中心、地下室。

  依托该基地,晋江经济开发区职业技能提升中心也加强了对外合作力度,“牵手”高校、产业协会、商会、龙头企业,搭建就业创业、技能提升、学历提升等职业技能培训的公共服务平台。

  下一步,晋江经济开发区将聚焦做深产、教、科、才“四位一体”融合文章,深入探索产教融合新机制,营造政、校、企合作新生态,形成产业、行业、企业、职业、专业“五业联动”的产才融合发展格局,推动教育与产业紧密对接、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人才与发展有效匹配,让人才优势不断转变为创新优势、发展优势、竞争优势,实现科教兴区、人才强区。

频道推荐
  • 台风后停电断网已4天 台当局救灾缓慢惹台南
  • 山西省临汾市政协原党组副书记、副主席陈玉
  • 7月15日油价调整最新消息:92号和95号汽油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