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为民办实事好事 托起稳稳的幸福

晋江经济报   2021-12-27 09:04

目标蓝图

  高质量办好22件为民实事、100件民生微实事,用心创造品质生活,稳稳托起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实施路径

  促进高质量稳岗就业。搭建“新零工”线上平台,建设5个实体“零工”市场,职业技能培训4000人次以上,新增城镇就业2.35万人,城镇失业率控制在2%以内。

  完善多层次保障体系。“四帮四扶”200户困难家庭,启用“晋江慈善馆”,鼓励企业投身公益事业。提升6个镇级敬老院、100个农村幸福院,实施失能人员长期护理保障工程。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实施76个教育项目,新增优质学位1万个。全面落实“双减”政策,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新改建38个学生心理辅导室。

  建设高水平健康晋江。实施20个医疗卫生项目,启动上海六院福建医院晋东院区项目,深化与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及附属医院合作。建成“医码通”二期工程,实现二级以上公立医院“一码通行”。

  丰富高品质文化供给。投用非遗馆、工人文化宫、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等文化场所,建设晋江文献馆,布设5个闽南传统文化体验点、3个视障文化阅读室。

会场内外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晋江市人社局副局长张杭表示,明年,晋江计划在全市规划建设5家实体“零工”市场,开发1套覆盖全市镇街的线上“零工”服务平台,就是为了畅通灵活就业渠道、扩大就业容量。

  张杭介绍,计划建设的零工市场在省内尚属首创,有别于其他地区的“马路市场”或“招工找工市场”,晋江的信息平台、实体市场建设,将由政府出资、商业保险兜底,以更加精准的对接服务、更有力度的权益保障,促进“全民就业”。

  对于近年来晋江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晋江市中医院党委书记黄东昭深有感触。他说,树兰医疗集团、上海六院、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等高端医疗资源相继落地,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高端医疗服务,百姓的生活品质得到进一步提高。在黄东昭看来,一个医院最核心的竞争力就是人才。他表示,希望晋江能够加大对医疗人才的引进和培育力度,通过名医带动名科、促进名院发展,带动全市医疗卫生事业进一步提升。

  记者 李玲玲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功夫永春”亮相“红色延安” 永春芦柑斩
  • 永春:“千亩良田”破 “种地难题” 多元模
  • 一座“未竟厝”一封《与妻书》 见证抗日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