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新塘后洋成新晋人居环境网红“打卡”点

晋江经济报   2020-10-13 08:59

  脏乱差的街巷一经整治,清了垃圾、盖了水 沟、铺了路面、绘了墙面……一条条微巷迎来靓 丽转身,成了有故事、有文化、有情怀的“小而美” 游览地。这是日前,记者走进晋江新塘街道后洋社区发现的新变化。

环境大变样

微巷成“网红”

  国庆期间,回乡过节的学生杨婉璐发现了社区里的新景观,在“榕树”下摆拍、看小卖部卖货、拥抱“闽南美食”、在井口发呆……杨婉璐和各处景观欢快合影,还拍了小视频发到抖音,一时收获不少点赞。

  虽然没有刻意宣传,但仍在整治提升中的后洋社区学道巷、府口巷和学府巷,在国庆节期间就迎来了一波波“嗅觉”灵敏的“打卡”游客。

  吸引大家竞相前来的三条微巷彼此相连,起点在道南小学,终点延伸到后洋明朝相国杨景辰宅邸遗址,是后洋社区人流量较多的地方。原本是垃圾成堆、杂草丛生、鲜有人造访的卫生死角,最窄处宽不足2米,经整治后却别有洞天。

  沿着学道巷的青石板路往里走,右侧石条墙壁上绘制着奔腾的“后浪”,左侧墙壁则是道南小学的校史“微展览”。转角处,一棵绘制的茂盛榕树栩栩如生。榕树下“跳动”着弹钢琴女孩弹奏出的彩虹音符。敲钟、最后一堂课、名人名言、毕业感言……随着道路延伸,既有美的享受,观赏者又可与景观进行互动体验,怀念旧时求学时光。

  走出学道巷,学府巷的乡愁记忆、闽南传统味道、农耕文化、传统工艺记忆扑面而来。闽南古早味、春耕秋收图、古色古香的府口井……巷子中可谓步步有故事、处处是乡愁。更妙的是,春耕秋收图上挂着斗笠、蓑衣、鱼篓等实体老物件,让墙绘霎时生动有趣起来,而沿街的一处老窗口被巧妙地绘成了小卖部的售卖图,满是意趣。

  从学府巷又可穿入府口巷,探访杨景辰宅邸遗址。这里保留着闽南传统红砖古厝和出砖入石的古墙,虽未特意绘墙,却别有一番静谧蕴藉之风。后洋社区还在杨景辰宅邸遗址前开辟出一片小广场,游客可来听故事、磨石磨、喝喝茶、歇歇脚,村民也可在此乘凉休闲。

  “这些景观都是我们社区两委结合闽南传统文化和后洋社区历史人文一点点构思出来的。”后洋社区党支部书记杨志谦翻出一张张画在居委会工作簿上的构思图笑道。这些微巷景观不仅讲述了“后洋相国”的故事,还加入了“后洋八景”“道南五宝”等元素,既有故事,更有乡土特色。后期,社区还计划在景观中加入更多物件,增强景观的互动性和生命力。

每月公布“红黑榜”

家家都有责任人

  “虽然有了初步成效,但美化微巷还只是后洋社区人居环境整治的起点。”晋江市委下派后洋社区党支部第一书记杨清鑫说,后洋社区将以此为契机,以点带面带动整个社区的人居环境整治提升。

  在美化微巷时,不少居民如杨双财等人纷纷参与进来,有的参与清运垃圾,有的自掏腰包美化房前屋后环境。这也给后洋社区干部不少启示——美化人居环境,群众力量不可或缺。

  于是,经过基层协商民主会议、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等形式的探讨,一张张“门前卫生三清”责任牌贴到了居民家门口,上面既有卫生评比标准,又注明了家家户户的责任人,让群众切实担起责任。老人会成员、联防队成员、村两委等还组建起一支社区卫生监督队伍,既对社区环境卫生进行日常巡查,劝阻不文明行为,又参与到每月卫生“红黑榜”的评比中。

  “从10月份开始,我们将每月对家家户户‘门前卫生三清’进行评比,奖励表彰前十名家庭,曝光十处卫生最差的地点。”杨清鑫说,对前十名的家庭还将给予小家电、日用品等奖励。

  “社区环境确实大不一样了,房子四周都干干净净的,住起来舒服又欢喜。”社区居民杨阿婆笑着说。(记者_许春 文图)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安溪县蓝田乡:开展体验式教学 推动主题教
  • 金埭头 银岑兜 因华侨而远近闻名的村庄
  • 晋江市领导到陈埭镇检查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