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正青春】陈天怀:走遍田间地头 住进群众心中

晋江公安   2020-08-03 17:09

  陈天怀,中共党员,晋江市公安局深沪派出所副所长,分管第二警务队(社区队)工作。先后获评晋江市优秀共产党员、晋江市公安局“清网行动”先进个人、社会治安综合整治“百日会战”行动先进个人、“个人嘉奖”等荣誉。

14

  “我是一名黑户人员,这几十年来生活非常不便,不知道你们能不能帮我办个户口,让我也能过上正常人的生活。”去年12月30日,晋江深沪镇首峰村村民施某家门口的一个“住村”意见箱内收到了这样一封求助信。

  这个“住村”意见箱正是陈天怀挂设的。去年11月深沪派出所启动社区民警背包“住村”工作后,作为分管社区警务的副所长,他发现有些群众不敢放开提意见、说问题,便在辖区各个村、社区的一些人流量大的位置挂设“住村”意见箱,方便群众反映心声。

  收到这张求助信后,陈天怀便带着首峰村社区民警曾清乐找到了写信人廖阿姨了解情况。原来,廖阿姨于1968年出生在湖南蓝山县,1987年经人介绍嫁于首峰村施某侨(现已故)后一直住在首峰村,33年来却始终未入户口,因为她没有户口和身份证,想办理医保社保等很多事情都受到限制,生活非常不便。

  陈天怀带着曾清乐与廖阿姨的家属、村干部和街坊邻居进行深入调查,收集材料确定廖阿姨的真实情况后,形成报告上报晋江市公安局户政部门。今年1月10日,当廖阿姨收到崭新的户口簿时激动地说:“本来以为我的事情会非常麻烦,没想到你们民警对我的事情这么上心,那么快就让我脱离黑户,真的是太感谢你们了!”

  “听取群众心声,解决群众忧愁,是一名党员必须始终坚持的初心。”在陈天怀看来,设立“住村”意见箱只是走入群众当中的一个小载体,更重要的是要脚踏实地“沉下去”,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把社情民意“摸上来”,把群众工作“做到家”,才能进一步密切警民关系。

15

  从2017年开始陈天怀就挂钩华山村,他发现因为村里企业多、外来人口多,酒后闹事和小偷小摸现象比较频繁,群众意见比较大。他将巡逻队分片挂钩,安排他们加强加密巡逻力度,组织力量进行出租房屋清查,消除治安隐患,村里治安风气明显好转,年发案件不到10起,村民安全感明显增强。

  这几年,陈天怀到华山村挂钩帮扶的村民洪某家中串门时,经常先到村里把洪某的儿子找上一起送回家。原来,洪某与其儿子二人皆为智力障碍人员,没有工作能力也没有自理能力,其儿子经常在外面乱走,一家经济来源依靠政府补贴,亲戚常到家里帮助煮饭并打扫。陈天怀始终挂念着洪某一家,除了经常上门帮扶,还交代村巡逻队员平时多照看洪某的儿子,及时把他送回家。

  “时代变了,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不能变。身为党员、身为警察,就要始终把群众当成自家人来关心关爱,我们住村也要真正深入群众、扎根群众,真正走进群众心中。一遍遍、一天天地走下来,一件件小事、实地办下来,警民关系自然会越来越亲近。”自背包“住村”工作开展以来,陈天怀实地走访了辖区2909家住户,带领社区民警爱心帮扶困难群众303人,帮助11名“黑户人员”办证入户。同时,他积极推进网格化管理创新民事纠纷调解工作,排查化解了83起纠纷矛盾,有效遏制了民转刑的案件发生,为当地群众创造安居乐业的祥和环境。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青春赋能乡土 校地共育新苗 ——福建农林大
  • 德化双轨链条:石膏循环再生与花纸智造升级
  • 南安英都:司法所“1+3+N”模式重塑矫正新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