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苗芳堂祛痘祛斑机构千万别去了!有人消费1.2万差点毁容

新闻广角   2018-09-25 14:59

  爱美是女人的天性,25岁的市民黄小姐也不例外,因为觉得自己脸上的几处雀斑挺碍眼,黄小姐决定上美容院祛斑,结果这一试竟试出了问题。

  今年6月初,经朋友推荐,黄小姐来到位于晋江泉安中路的“苗芳堂祛痘祛斑(国际)连锁机构晋江旗舰店”,店主黄某萍热情接待了她。

  黄小姐被告知,她脸上的“子母斑”相当严重,但是只要用他们苗芳堂的产品,进行3个疗程的美容,3个月后,就可以祛斑80%。黄小姐心动了,她一口气买了3个疗程,价值12000元的祛斑产品。为了达到最好的效果,黄小姐每次都按时到店里做疗程。没想到,6月29日开始,她脸上的皮肤陆续出现紧绷、红肿、脱皮等现象,店主给她使用了修复面膜,让她停用部分化妆品,而祛斑疗程还在继续。

  黄小姐表示,“第三次来,她就叫我先上去,把我带到那个房间,而我同学隔在外面,然后她就给我做了这个,我说先停一下,怎么这么痛?是这样扎,她就转,给它这样挑开。”

  疼痛难忍,黄小姐把同学叫了进来,拍下了这段小视频。做个祛斑美容,竟然还要遭受“皮肉之苦”,爱美的黄小姐没有多想。后来店主没空,又让店里一位陈老师给她做了一次类似的治疗,但她脸上的皮肤问题却更加严重了。

  “我发微信跟她说,为什么我的脸会过敏,习惯性肿胀?每次她就让我过来,给我敷了一张面膜,回去之后两天之内会消,隔天就会反弹式地肿得更严重。”黄小姐说。

  因为脸部严重过敏、肿胀,8月20日,黄小姐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店里,店主黄某萍给出了这样的解决方案。

  黄小姐告诉记者,“店主的意思就是:你再等一个月就会好,但是这一个月期间,你要找我们买东西。我们的产品才能够维护,你如果出去治疗,出了问题她都不承担。她就叫我再买一个产品,所以我就又买了一个380元的面膜。”

  店主否认给黄小姐做过技术治疗

  花一万二千多元,做三个疗程的祛斑治疗,前后折腾了三个多月,可黄小姐脸上的斑,不但没有明显淡化的迹象,反而还出现了皮肤过敏、红肿等情况,这让黄小姐和她的家人非常生气,而美容店的店主黄某萍却不这么认为。

  苗芳堂祛痘祛斑(国际)连锁机构晋江旗舰店店主黄某萍承认,黄小姐第一次来店里咨询祛斑疗程的时候,的确是她接待的。“我们当时谈的时候,只说淡化一部分,没有承诺能怎么样。”

  黄某萍说,因为她人经常不在店里,黄小姐的祛斑美容,除了第一次疗程,后来的疗程都是由店里的一位陈老师负责的。但黄小姐表示,她的三个疗程都是黄某萍亲自做的,陈老师是黄某萍给她做了技术治疗后才临时接手的。双方各执一词,店主黄某萍说,给黄小姐做疗程的陈老师已经辞职一个多月了;黄小姐微信联系这位陈老师,试图证实情况,结果却被对方拉黑了。至于技术治疗中使用的仪器究竟是什么,再三追问下,店主黄某萍才解释,那是超导仪,属于美容辅助器材,不是医疗器械。“超导仪是导热的作用,使用产品的时候,让它产生热量,帮助皮肤吸收。”

  黄某萍解释,苗芳堂的产品都有厂家提供的检测报告,黄小姐在疗程中出现的各种皮肤问题,属于正常反应。“她做补水的面膜,血液循环加快,她脸是敏感肌肤,这种红不属于过敏。如果是过敏,我们还能拖到三个月才说这个事吗?”

  9月19日上午,黄小姐到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检查,医生给出的诊断是接触性皮炎。“医生让我千万不能再用那个化妆品了。就是因为接触这个不适应,才会产生过敏。”

  市场监管部门:将以消费纠纷进行调解

  美容店店主黄某萍表示,黄小姐做淡斑美容,脸部出现过敏是正常现象,建议她先到正规的医院检查治疗,该美容店负责的他们就会负责。黄小姐则认为,苗芳堂祛痘祛斑(国际)连锁机构晋江旗舰店涉嫌无证经营,非法开展医疗美容服务,她拨打了12315投诉,并向晋江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举报。

  9月19日下午,晋江青阳市场监督管理所的执法人员来到这家美容店检查。营业执照显示,这家美容店今年4月19日注册,经营范围是美容服务、化妆品零售。

  晋江青阳市场监督管理所工作人员柯志农表示,“设备上她没有办法提供说明书,我们现在没办法界定这些仪器是不是美容还是属于医疗器械。”

  执法人员介绍,接到消费投诉后,他们先以消费纠纷进行调解,同时核查美容院产品来源、质量等,有违法违规行为的将进行查处。

  美容店涉嫌无证经营 是否非法开展医疗美容待查

  9月20日下午,晋江市卫生计生执法大队,对该美容店进行了突击检查,店主黄某萍不在。执法人员来到二楼,一名女顾客正在贴面膜,一个疑似工作人员的女子手足无措,急于离开,面对执法人员的询问,是一问三不知。这时,在一楼服务台的阿姨上楼,她自称只是负责煮饭做卫生的“阿姨”,但是当执法人员从柜子里搜出一些来历不明的药粉、药水和注射器时,这位“阿姨”不淡定了。

  执法人员发现,这家美容店卫生状况堪忧,涉嫌未取得卫生许可证就开展经营活动,同时,执法人员也没有看到该店从业人员的健康证。执法人员表示,将根据调查结果,依法依规进行查处。

  提醒爱美人士,医疗美容和生活美容有着本质区别。医疗美容具有创伤性或者侵入性,比如打玻尿酸、瘦脸针、美白针等等均属医疗美容范畴。而生活美容是指皮肤清洁、护理、保养等等。千万不要选择生活美容院、美甲店、微整形工作室等非法医疗机构,进行医疗美容整形手术。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鲤城重磅公布:一季度全区地区生产总值163.
  • 泉州首个地理标志展示馆落户永春
  • 首位国家级会员! 南安文艺评论界实现新突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