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环境“投票” 数十万只鸟儿把票“投给”了晋江

晋江新闻网   2017-09-13 10:28

­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黑翅鸢

­  中国最美的鸟 ——栗喉蜂虎

­  “海滨江畔鸟天堂,野鸭寻鱼鹤鹭翔。”这不是诗人笔下的想象,在滨海城市晋江,这些成了现实景象。

­  伴随着夕阳余晖,泉州湾晋江南岸湿地公园浸染上了一层浓郁而深邃的美。晚风轻抚江水,红树林摇曳,水禽盘旋……别有一番韵味,令人神往。

­  一个城市环境好不好?“环游”世界的鸟儿最有发言权。天更蓝了、树更绿了、水更清了、城更美了,近年来,越来越多鸟儿,用它们的翅膀为晋江这座城市的环境“投票”。

­  为了让晋江成为“本地人留恋、外地人向往”的美好家园,这五年,晋江全力推进生态品质提升工程,持续优化生态环境,让“晋江绿”成为城市最美底色,让“晋江蓝”成为城市靓丽名片。

­  濒危鸟类黑脸琵鹭

­  全球濒危鸟类“黑面舞者”现身晋江

­  候鸟数量的变化是一个地区生态环境的晴雨表。每到候鸟迁徙季节,晋江湿地迎来白腹鹞、白鹭、红嘴鸥等各类候鸟数十万只,这里是名副其实的“候鸟天堂”。

­  每年的3、4月份是一年中观鸟的最佳季节,这时候天气好,鸟类也多。而10、11月份是鸟类最多、最集中的季节,运气好的话还可能遇上世界濒危鸟类。

­  去年10月,福建省观鸟会会员在晋江东石镇观鸟时,意外目击到4只黑脸琵鹭,这是全球濒危鸟类黑脸琵鹭首次出现在晋江的滨海湿地,这一发现,使福建再增一处全球濒危鸟类栖息点。而这位发现者,正是东石镇的吴东塔,他在福建摄影圈里有一外号——“晋江护鸟人”。

­  “在东石数十里海滩和乡间树林,每年迁徙至此、繁衍栖息的海鸟、林鸟就多达几十种、数万羽。”谈起拍到“黑面舞者”的情形,吴东塔历历在目。去年国庆长假,他和四位鸟友一起驱车前往东石镇滨海湿地,突然天空飞来几个白色身影。他原本以为是白鹭,拿起望远镜一看,竟然是黑脸琵鹭,一共4只。鸟友们都喜出望外,纷纷将镜头瞄准这群“黑面舞者”。那次,他们除了看到黑脸琵鹭,还拍到了泽鹬、金斑鸻、黑翅长脚鹬等水鸟。

­  “以往黑脸琵鹭多在闽江河口湿地或兴化湾,这是第一次在晋江东石镇滨海湿地发现黑脸琵鹭。”在他看来,鸟儿的种类和多少是生态环境最有力的说明。

­  为了让更多人加入爱鸟护鸟队伍,吴东塔通过微信、微博,分享鸟照美图,普及鸟类知识,扩大自己的“鸟友圈”。他还积极向国内外的许多专业鸟类杂志、网站投稿,发表了数十幅精彩的鸟类照片,积极宣传晋江的鸟类资源。

­  令吴东塔高兴的是,随着各级政府对环境资源的不断重视,晋江东石及周边地区的鸟类资源也在逐步得到恢复,迁徙来东石的鸟类种群也在增加。他把新近发现的深沪的栗喉蜂虎、祥芝的蛎鹬、安海的遗鸥等鸟种写入一份保护湿地的报告中,并送交相关部门,希望政府能够进一步重视湿地保护,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  水光潋滟白鹭飞

­  恋上晋江好山好水 群鸟来“安家”

­  每天潮水还未上涨之时,晋江英林下伍堡海边的滩涂上,总能见到成群白鹭嬉戏翱翔的身影,场面蔚为壮观,已成为海边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  这些滩涂上的白鹭,静立时仿若白鸽,展翅翱翔如同剔透的白云。白鹭们或集群伫立,或单独飞翔,偶尔发出呱呱叫声,其余时候大多寂静无声。

­  渔民姚远望指着远处低飞的白鹭说,水鸟多了,就意味着这里水质好、鱼健康、环境好。如果生存环境遭到破坏,水鸟无处栖身、无处觅食,就会迁徙到别处。这多亏晋江这几年不断加大近海水域污染整治力度,沿海滩涂的生态环境得到恢复和改善,前来栖息捕食的白鹭也多了起来。

­  站在沿海大通道上,清新的海风徐徐吹来,三两白鹭在海面上低飞嬉戏,由晋江市区各大小沟渠、河流汇合的水流,分别通过乌边港水闸、岸兜水闸等,从沿海大通道底下穿过,奔腾入海。

­  作为晋江市区水系的主要入海口之一,乌边港水闸汇集了来自晋江市区的大部分水流,成为水流汇入近海水域的最后一站。

­  “十年前,这边的水可不是这样子,五六十米外就能闻见臭味。”附近村民陈老伯说,早些年入海口的水常常都是墨绿色,水面上还不时漂浮着垃圾及水浮莲。经过这几年的治理,入海的水干净多了,连鸟儿都爱来这里了。

­  不仅陈埭镇的晋江入海口,安海湾、深沪湾、围头湾的水质水环境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与提升。据悉,截至2016年12月,晋江近岸海域水质达到二类标准海域面积有405平方公里,达二类标准比例为93.3%;海水水质符合海洋功能区水质要求的海域面积有954平方公里,达标比例为98.4%。

­  “候鸟是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种群和数量反映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深沪湾、围头湾是候鸟越冬地之一。”说起候鸟,福建省观鸟协会理事、晋江市农业局副局长许建林滔滔不绝,“鸟儿对环境是很敏感,如果环境适合生存和生活,就有一大群鸟飞来‘安家’,晋江已经有很多候鸟变‘留鸟’。”

­  近年来,晋江市多次组织对晋江河口沿岸鸟类资源进行调查,调查数据显示整个地区有鸟类13目38科146种。在146种鸟类中,属于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的共有23种,属于国家保护的有效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98种,福建省重点保护的鸟类16种,一般保护鸟类82种。

­  “晋江还曾发现世界性的珍稀濒危鸟种黑嘴鸥,此鸟被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列为濒危灭绝种类。这也是晋江生态环境好的一个最有力的证明。”许建林介绍,泉州湾和深沪湾是亚洲重要湿地,其中很大一部分在晋江境内,适宜生存的环境和觅食空间吸引了不少鸟类将晋江作为迁徙的“停息站”“中转站”,这也使晋江成为泉州最重要的候鸟监测点之一。

­  守护“地球之肾” 让湿地不再“失地”

­  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它与森林、海洋并称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晋江全市湿地保有量达到20300.9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约30%。

­  摊开晋江地图往南看,虺湖和龙湖紧紧相依,虺湖是晋江第二大淡水湖,虺湖自然保护区也是晋江重要的湿地之一。

­  穿过一条弯弯曲曲的村道,记者来到虺湖边,放眼望去,浩瀚的湖面泛着粼粼波光,两只白鹭掠过水面,向天空飞去。

­  “以前,这里很多人围湖养鱼,虺湖被‘肢解’了。2014年启动退渔还湖工作后,才有了现在这番模样。”熟悉虺湖情况的英林镇农办工作人员说,话语中,有痛心也有骄傲。

­  洪明伟是高湖村村民,从小在虺湖边玩耍,在他儿时记忆中,虺湖的水很清澈,小时候经常会在湖边抓鱼虾,还经常看见湖鸭、白鹭等鸟类在湖边嬉戏。

­  然而二三十年前,周边村民一哄而上围湖养殖,后来,周边陆续有小工厂冒出来,虺湖越围越小,周边污染越来越严重,昔日生机勃勃的虺湖变脏了,变乱了,变得面目全非了。“挺可惜的,如果能重新恢复原来的样子,那当然好啦。”洪明伟说。

­  2013年,晋江市委、市政府决定启动虺湖生态修复工程,虺湖乱象开始慢慢得到改善。据晋江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虺湖整治分为三期项目展开,一期主要是清退还湖、拆除围堰,清退还湖补偿工作已全面完成,清退虺湖水域范围约91.7公顷;二期主要是虺湖综合整治,纳入全国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县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环湖截污、湖区清淤、生态护岸等,施工队已进场动工建设;三期项目与龙湖水资源保护项目捆绑为龙湖虺湖(金门供水水源地)水资源保护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包括龙湖水源地保护、虺湖生态修复及两湖连通工程等。

­  泉州湾晋江南岸湿地保护区是晋江面积较大的一块湿地保护区,保护区面积2763公顷,其中湿地面积约954公顷,2013年,晋江市启动泉州湾晋江南岸湿地公园规划建设,并实验种植红树林。

­  晋江市林业技术服务中心副主任沈小彪告诉记者。2013年,晋江市开展湿地红树林实验种植研究,现已在泉州湾晋江南岸成功种植300亩的红树林,另外,还分别在金井镇塘东村和陈埭镇仙石村种植了750多亩、300多亩的红树林。

­  沈小彪介绍,天然湿地的生态功能是人工湿地无法替代的,因此,在建设湿地公园、保护现有天然湿地之余,晋江因地制宜采取自然修复和各种生态技术工程修复措施,恢复原有湿地的结构和功能,打造融生态修复保护、湿地文化、旅游休闲为一体的生态保护系统,今年计划新增和改造沿海防护林1000亩、湿地红树林1000亩。(记者 庄诗莹 图片由福建日报记者郑杰 摄于晋江)

­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安溪县蓝田乡:开展体验式教学 推动主题教
  • 金埭头 银岑兜 因华侨而远近闻名的村庄
  • 晋江市领导到陈埭镇检查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