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0年 晋江要新建公办幼儿园35所、小学18所、初中校2-3所

晋江经济报   2017-09-07 15:51

­  02

­  全面推广以社保为主要依据的来晋务工人员子女入学政策

­  随着高考新政的实施和新型城镇化试点的推进,大量务工人员子女向中心城区和镇区涌进,晋江教育布局规划建设未能同步跟上,义务教育学校出现“城区挤”“大班额”现象。 

­  数据显示,2010-2016年,梅岭街道在未增加学校的情况下,小学生数比增88.1%。在全市总生数增加2.9万人的同时,农村200人以下的小规模小学从 2010 年的 36 所增加到 2016 年的 44 所、100 人以下的从 2 所增加到 7 所。农村资源闲置,生源缺乏问题比较突出。 

­  逐步消除义务教育阶段大班额

­  从“有学上”到“上好学”,晋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任重而道远。为统筹解决中心城区学位紧缺现象,晋江将完善来晋务工人员子女积分入学制度,全面推广以社保为主要依据的来晋务工人员子女入学政策,并统筹引导向学位有富余的镇街分流,逐步消除义务教育阶段大班额。

­  到 2017 年秋季,中心城区初中、小学起始年级56人及以上班额数全部消除。到 2020 年,全面消除 56 人以上大班额,51~55人班额数占比控制在10%以内。 

­  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方面,晋江将加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差异系数的监控,具体举措包括:

­  全市一 级达标高中按不低于50%的招生指标分配至各初中学校(含完中初中部);

­  深化义务教育“小片区”管 理、农村薄弱校“委托管理”,推广“名校办分校”“老校带新校”“强校扶弱校”等模式,到2020年,新增5 个义务教育集团;

­  落实奖励制度,开展“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学校”建设与评估,到 2020 年,创建率达 60%以上等。

­  03

­  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贡献力将提升

­  晋江是“全国中职综合改革试验区”,职业教育发展异彩纷呈。加快推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是下一阶段的努力方向。

­  新增1所中职学校

­  根据《实施意见》,晋江将新增1所中职学校,提高普职比;推进4所中职学校与2所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等方面资源共享;推动成立“晋江职业教育联合会”和职业院校联盟,贯通形成晋江现代职业教育“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的完整体系。

­  为服务产业发展,晋江将完善专业设置“正负面清单”制度,面向纺织鞋服等传统产业,重点紧盯石墨烯应用等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对应集成电路等重点项目的需要,调整优化专业设置。建成智能装备、机械模具、汽车维修、印刷包装、纺织服装、鞋类设计和食品糕点等 7 个生产经营实体性职教集团,力争创建1~2个省级示范性职教集团。 

­  基于对全市产业结构与产业发展、专业人才需求等方面的调研,今年秋季,晋江4所中职学校新开设了5个专业。“我校开设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智能家居方向)颇受欢迎,第一年就顺利完成50人的招生计划,十分难得。”晋江职校副校长刘晓斌说,为了保证专业办学质量,学校还组织专业老师到厦门一家计算机网络技术公司进行针对性师资培训。 

­  支持福州大学晋江校区招收研究生、本科生

­  晋江高等教育基础薄弱,目前仅有 2 所高职院校、1所在建本科院校(泉州地区现有近20 所本专科院校),存在数量少、规模小,办学特色不明显,学科类别不齐全,无国家级重点学科和实验室,综合竞争实力不强,服务产业水平不高等现状,对晋江经济发展贡献力偏低。 

­  因此,积极引进高教资源,值得期待。晋江将以福州大学晋江科教园为支撑,打造综合性科教产业集聚区;支持福州大学晋江校区招收研究生、本科生;支持泉州理工学院专升本探索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支持建设校企合办双主体二级学院;引进办学空间紧张的国内知名高校或独立学院整体迁移到晋江办学等。(记者 陈海勇)

­  

­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看见惠安|父亲节快乐
  • 融入现代生活 古老非遗焕发生机 永春举办
  • 泉州洛江:打造“城乡融合露营经济”新样板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