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一水泥罐车肇事 9岁女孩遭车后轮3次碾压身亡(图)
目击者:司机下车看了看又上车 车曾倒退过
“当时她爷爷都伤心死了。”住在事发现场附近的四川人唐阿婆回忆,她当时刚好出来倒垃圾,看到了这一幕。“罐车拐过来后,司机下车看了下,又上车了,还退了一下车。不过,我没看到有没有碾到。”唐阿婆说,小路进来有个汽修厂,专修大车。“整天大车进进出出的,我很为我两个孩子担心。”唐阿婆的儿媳表示,水泥罐车是要进去修车才右拐的。
“听到出车祸后,我一开始以为没事,后来知道出大事了,连忙赶过来。”黄先生说,当时他跑了一段,双腿因为伤心发软,雇了摩的也没钱给。“她妈妈也挣扎着走了快1公里,要来看,后来被劝住了。小芳一直很乖,成绩也还可以。她妈妈腿伤的这段时间,都是她在照顾妹妹。”
昨日中午,海都记者回访现场时发现,事发路口设有减速板,路口往里是一个小角度的斜坡。
肇事方:司机称当时没看到人 或紧张致溜坡再碾压
昨日下午,肇事水泥罐车所属的泉州市骏鹏混凝土有限公司管理人员陈先生,到医院陪小芳的妹妹做了检查。据陈先生表示,因为最近是淡季,肇事水泥罐车左轮的挡泥板坏了,当天早上7点多刚上班,他就让司机刘某将车开去焊一下挡泥板。没想到,才开出1公里,就出事了。“他有17年驾龄了,是老司机。今年刚来我们公司,才第4天上班。”
陈先生表示,刘某前天并未上夜班,事发时时速也不快。“刘某说事发时,他没看到人,应该是转弯时没注意看。”陈先生表示,公司定期都对10多个驾驶员进行交通安全培训,每个月一次,且每辆罐车上也都安装了GPS。
“之前泉州地区有罐车出事故,我们公司就规定罐车时速不能超60公里,我天天在公司调GPS看。时速超过60公里的,我们内部自己罚款。”陈先生表示,事故责任怪他们的驾驶员,对于家属反映的可能有多次碾压的情况,“如果真的有多次碾压的话,驾驶员肯定不是故意的,可能是拐弯有个坡道,司机当时一紧张就溜坡了,才再度碾压。对小女孩,我们也感到痛心。”
针对家属、目击者、水泥罐车所属公司的说法,晋江警方尚未表态。晋江交警部门表示,事发后,肇事司机主动报警,目前已被警方控制。
部门:
水泥罐车无专门部门管理
海都记者从晋江市渣土办获悉,2012年晋江市渣土办成立后,除了现在仍在管的土方车外,还短暂管理过砂石车和水泥罐车。不过,现在水泥罐车并无专门部门管理。“罐车交通安全这块还是交警管,营运的罐车由交通局管,非营运的则无人管辖。”对于土方车,晋江要求要公司化管理,并要装GPS,车斗限高,按照规定线路行驶。车载的土方不能超过车斗高度。对超高的车斗,发现后,将进行切割处理。
晋江交通执法大队林大队长表示,目前,他们只管本地的营运水泥罐车,主要是有没有超过行驶公路的限重值。他们也要求这些罐车要装GPS,企业定期进行安全教育。不过,他建议,罐车应该像渣土办的管理方式进行统一管理,进行限速、限载管理,要不然有的罐车经常会超载超速,不好管理。
□快刀短评N石锅
降低事故率 “管家”不能缺位
9岁,就这样止步滚滚车轮下。让人难以释怀的是,在一个月前的2月20日、21日,泉州有3名学生接连命丧水泥罐车车轮下。都是花一样的年纪,都是水泥罐车,不得不让人悲愤万分:水泥罐车的事故率何时能降下来?
早前,我们专门梳理了本报公开报道的事故,得出一组数据:在泉州、厦门、漳州三地,近10年发生了85起水泥罐车事故,共造成38人死亡,其中事故致死率逐年升高,让人忧心忡忡。
为何水泥罐车事故频发?除了盲区大、制动距离长等客观因素外,“管家”缺位也是一大因素。比如,水泥罐车限速60公里/小时,但现实却是超速成家常便饭,GPS监控并不到位。
和水泥罐车一样,要围着建筑工作转的土方车,同样是大型车且需频繁进出城区,因为有了“管家”和严格的管理办法,就有了不同的面貌:土方车早年也是事故率居高不下,纳入渣土办统一管理后,限高限重、限行驶路线和时间,事故率明显下降。
上次,泉州市政府已牵头各部门开协调会,要求加强水泥罐车的管理并拿出具体管理意见,相关人士也建议将水泥罐车纳入渣土车管理平台。我们期盼具体管理意见尽快出台,为全市上千辆水泥罐车找到“管家”。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