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研发全球首条晴雨伞中棒自动组装线

泉州网   2017-03-14 10:41

­  外贸订单每年以10%-20%的速度流失,而人均工资却在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这便是晋江制伞业近年来面临的真实困境。然而,就在不久前,一条为伞企研发的全球首条晴雨伞中棒自动组装线让行业为之一振。由13个配件组成、人力成本占比最高的中棒(伞杆)生产环节,如今在一台设备上就能自动完成。

­  7-8秒自动组装 可节省90%的用工量

­  上槽、中槽、滚球、弹片、外螺纹、钢珠……13个零配件按操作顺序依次投入9米长的自动组装线,机器的另一端,每7秒多便能成型一根中棒。

­  在晋江市东石镇萧下村的一个车间里,这台由浙江大学核心技术团队与晋江本土制伞企业合作研发的设备第一次在媒体和小部分企业面前展示了自己的精准和效率。自去年11月到达晋江,接受调试的这几个月以来,在附近制伞厂上班的工人们或许早已和它打过照面,但他们不会想到,或许不久后自己干了几十年的工作就会被眼前的这台机器所取代。因为,这样一台设备能取代12个熟练工人,可节省90%的用工量。

­  “制伞业几乎是目前晋江所有传统优势产业中劳动密集度最高的一个产业,它有上百道工序,很多零配件又很小,长期以来只能依赖人力。特别是中棒环节,需要大量的熟练工,人工成本占比高。”晋江聚赢数控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尙说。

­  如果这条晴雨伞中棒自动装配线能大规模应用于晋江制伞业,无疑将为晋江伞界带来一次“革命”。

­  研发人员查看伞骨自动组装线生产状况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海峡两岸青年工艺设计创新主题活动在泉州安
  • 划定5大分区!泉州市发布国土空间生态修复
  • 产品畅销海内外!安溪这家企业有点牛!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