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晋江:以文易俗 树文化新风

搜狐   2016-12-02 09:10

­  福建晋江老党员施宣阔简办八十大寿,捐资20万元修村路,当地群众特意为他撰制一副对联:“六旬党龄再修村路,八秩华诞喜庆金婚”。施宣阔开心地说,比起大摆宴席,自己的大寿过得更有意义,也更有“面子”。

­  近年来,晋江注重以文化人、以文易俗,以树立文化新风引领移风易俗,创下移风易俗的“晋江经验”。

­  文化新风破陋习

­  过去,外地人有一句笑话,叫作“生在江南水乡,死在泉州晋江”,用来嘲讽闽南沿海地区红白喜事的大操大办。在当前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晋江人深刻地认识到,人的城镇化是重中之重。

­  晋江市委书记刘文儒告诉记者,近年来,晋江注重传承和弘扬地方文化习俗中优良、合理和有益的成分,并努力以新的文化风尚来剥离、取代其糟粕。“比如把闽南传统的"普渡日"变成"文体活动日""志愿服务日""扶贫济困日",引导群众用健康的文化取代腐朽的文化,通过树立文明新风来破除旧俗陋习。”

­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晋江市特别注意留住“乡愁”,延续传统。一是加强古村落、古建筑的保护和修缮,建立更加科学有序的生活秩序,倒逼村民的行为规范。二是突出家风家训的教育和传承,筹建“晋江家训乡约文化馆”,推动弘扬传统美德和优良家风。

­  村规民约,在广大农村是一种重要的文化力量。目前,晋江392个村(社区)都制定了移风易俗的村规民约,在基层生活中起了重要的调节作用。

­  慈善新风展新颜

­  “比聘礼、炫嫁妆让人反感,既有损爱情的纯洁,也玷污了这座城市的美好!”去年11月,在2015年晋江市集体文明婚礼上,第四届“十佳美丽晋江人”黄小芳宣读了《最炫公益勿炫嫁妆》倡议书,号召广大晋江青年一代勇敢地挑起社会责任,向比拼聘礼、炫耀嫁妆的不良习俗说“不”,为破旧立新、移风易俗的文明新风点“赞”。

­  过去,晋江民间“嫁娶”,人们问得最多的是“宴请了多少桌”;如今,人们说得最多的是“捐了多少钱”。“简办婚宴、捐助慈善”已成为主旋律,人们纷纷把节约下来的礼俗开支捐赠给公益事业。10多年来,晋江市慈善总会共募集慈善款26.58亿元,位居全国县域前列。如今,乐善好施已成为晋江人的“新名片”。

­  “文化树起来,城市靓起来”。如今,晋江人正在不断分享移风易俗带来的成果。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频道推荐
  • 泉州公安侦破“5.27”境外电信网络诈骗专案
  • 永春魁星文化周系列活动盛大启幕
  • 永春县为首批16家“魁星宴”推荐餐厅授牌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