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边防大队党委带头抓关键力促为民服务提档升级

福建法治报   2016-11-07 15:10

­  晋江市是东南沿海新兴的工贸城市和著名侨乡,民营经济高度发达,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国名牌等“国字号”品牌企业数量名列全国前茅,被誉为“品牌之都”。那么,如何在既能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又能兼顾社会环境持续安定稳定?今年来,晋江边防大队党委紧抓公安业务中的重点环节、关键部位,以爱民固边、沿海管防、维稳创安3个方面为着力点,全力提升工作水平,努力实现“业务工作走在前,驻地群众笑开颜”的目标。

­  发自内心的微笑成了群众习惯

­  关键词:爱民固边落到实处

­  “施某碰,妻子早年离家,曾做过左胸肿瘤切除手术,建议救助1500元。”“施某港,本人年老,妻子患有严重风湿病,子女长期在外,建议补助1500元。”……近期,经过晋江边防大队的协调,辖区10名困难渔船民终于被纳入驻地党委政府精准扶贫规划。

­  “我无法忘记困难群众知道这一消息时,脸上那会心的一笑。”作为这一规划的参与者,晋江衙口边防派出所所长林波感慨颇多,坦言这全都归功于晋江边防大队开展的困难渔船民精准扶贫爱民实践活动。

­  今年来,该大队积极走访、多方协调,主动向驻地党委政府汇报工作进展和思路规划,争取理解与支持,力促将困难渔船民纳入社会救助范畴,每月给予经济补助。通过开展“交流一次思想、献出一片爱心、付出一次行动、展现一片真情”的“四个一”活动,形成警政互动协作关爱困难渔船民的浓厚氛围。与此同时,将困难渔船民关爱工程责任落实到个人,指定官兵与困难渔船民结成帮扶对子,定期走访慰问,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  “所谓爱民固边,就是要真心实意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众,坚持公安边防工作与群众工作相结合,这点一直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大队政委许文鑫介绍说,帮扶行动只是大队落实爱民固边战略的一部分。今年来,大队坚持服务与管理并重,一方面创新性地将爱民固边模范创建与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相融合,围绕企业转型升级面临的困境,充分发挥晋江海外侨胞分布广泛且热心家乡事业的优势,推动侨联、商会、企业间的交流;另一方面,把公安边防工作主动融入“美丽晋江”建设大局,以社会平安、群众满意为目标,深入基层零懈怠排解民忧,联合驻地渔政渔监、海洋渔业、医院、劳动等部门开展帮扶活动。

­  9月28日,就在台风“鲇鱼”威力渐渐减弱时,晋江围头边防派出所官兵在巡逻时发现辖区海湾一处堤坝出现长达30米的坍塌,断裂的石块被海浪不断卷进海里,堤岸已是泥泞一片。海水倒灌进沿途公路,并不断往附近村庄逼近。

­  “快!我们得快点把堤坝修起来,一旦大浪越过缺口就很危险了!”该所所长林斌接到通知后立即奔赴现场,不顾狂风大浪,抄起铁锹招呼在场人员加入抢险行列。铲土、装沙包、搬运石块、填堤坝……“要是没有他们,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边防官兵真是好样的!”险情排除后,村民小王将这一情况拍照上传微信朋友圈,不一会儿就获得30多个点赞。

­  出入有序的渔船成了海滨美景

­  关键词:沿海管防义不容辞

­  管辖各类船舶近400艘,渔船民3000多人,年船舶进出港签证数达2000余艘次……在晋江深沪港,你能相信这么大的工作量只由船管站1名船管民警、1名船管士官及6名专(兼)职船管员负责吗?效率和安全的秘诀,就在于晋江深沪边防派出所今年来着力打造的“灯塔式”渔港之家。

­  “为什么取名‘灯塔’?因为渔民回家靠的就是它!无论是大风大雨还是满载而归,我们都希望这个集管理、服务、联动三位于一体的船管站,能成为他们心中的‘灯塔’。”在年初晋江边防大队2016年重点攻坚项目暨品牌建设策划党务务虚会上,该所教导员吴庆锋这样解释。

­  风雨中抢修海堤

­  “灯塔式”渔港之家到底有何特别之处?走进深沪港船管站,一面监控墙引起了记者的注意。监控墙背后连接的是6个守住渔民必经之路的监控摄像头,可以24小时监控辖区渔船的出海情况。而“村村通”视频建设和远洋码头海关监控点的接入,更是确保码头无死角。在此基础上,该所还以港口船舶渔船民信息管理系统为平台,进一步整合船舶渔船民进出港签证系统、船舶渔船民信息双语查询系统和“网上船管站”等各类信息资源,实现多平台、一体化应用。此外,深化军警地三方共建机制建设,完善联勤协作机制,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防控体系,确保渔港安全稳定。

­  对困难渔船民提供“一站式”便民服务

­  “俗话说‘靠海吃海’。坐拥晋江深沪、围头两个大港,沿海治安的安宁与否,我们边防官兵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大队长林顺明如是说。

­  在推进沿海管防工作的过程中,该大队还有另外一个“家”,这个“家”就是围头港的“闽台渔民之家”。

­  今年来,晋江围头边防派出所在警民关系和谐经验的基础上,针对辖区对台小额贸易的发展态势,充分发挥台轮停泊点的区域优势,全力打造闽台沟通的“金桥。该所从强化服务意识、改善服务态度入手,用真诚的笑容和实际行动为台轮台胞及驻地台属做好事、办实事。主动与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等部门协调,在围头码头实行现场联合办公,简化报关程序,做到快速审批、快速检验检疫、快速放行。同时,建立应急小分队,完善各类应急预案,确保在台胞需要的时候快速反应、紧急出动、有效处置,努力营造一个舒适、和谐、愉快的口岸环境。

­  持续向好的治安成了晋江名片

­  关键词:维稳创安成效凸显

­  在晋江东石,有个“警务超市”,这是辖区群众为晋江东石边防派出所萧下警务室取的“小名”,足以见得十多年来群众对这个警务室的喜爱。

­  在“警务超市”,该所把群众关注的户籍、流动人口、出租房屋等服务事项的办理流程、所需材料编印成册,并放在便民自选架上。村民办理事项时,只要根据所需的服务项目在自选架上选取材料,就能将事情办得方便顺利。

­  登船查验

­  晋江东石是著名的“中国伞都”,全镇主要经济支柱产业为雨伞制造、服装加工、铁件锻造、海上养殖,因交通便利且外来人口众多,导致社会治安形势十分严峻。为此,东石边防派出所坚持以巡防管线作为打击犯罪分子的利器,将辖区的巡逻路线划分为“2块4区8线”,形成以村级巡逻队为主、镇级巡逻队为辅的“梯队”建设,最大限度挤压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空间。

­  如今,只要警务室在接到报警求助后,通过“呼号知位”就能迅速查实报警人的方位,并第一时间将警情通报给路面执勤民警和巡防人员,确保警力在最短几十秒钟、最长不超过5分钟的时间内,完成警情核查和布控堵截。“5分钟警务控制圈”让犯罪分子闻之丧胆,大大提高了村民们的安全感。

­  服务外来流动人口

­  “鸡鸣狗盗之徒有进无出,邻里矛盾纠纷基本就地消化。不仅在东石镇,放眼整个晋江的社会治安都在持续向好。”该大队副大队长林庆华这样说。

­  路面巡逻保安全

­  开展治安清查

­  今年来,晋江边防大队全方位、高强度加强社会面防控,通过“防范、稳控、严打、整治”,实现了控发案、打现案“一降一升”目标;推动晋江市公安局召开全市公安边防派出所业务工作推进会,将信息化建设与部队安全、辖区管防、执法执勤、应急指挥等相融合,稳步推进警务实战化建设;建立“公安业务点对点”帮扶机制,借助各类系统平台,加大打击力度,社会治安防控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  此外,全面提升官兵基础体能素质,建立和规范各类应急预案,分层次、分岗位开展技能练兵。结合重要节点到基层单位开展不打招呼的拉动演练,有效检验了所属各单位领导组织指挥、临场应变能力和官兵的协同作战意识,有力提升了维稳处突能力。 (记者 瞿凌 通讯员 苏冬凯)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石狮上半年工业用电量创建市以来同期新高
  • 石狮出台殡葬服务惠民措施 切实减轻群众办
  • 石狮绿色经济工作“成绩单”出炉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