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正日晋江市殡仪馆人流量达4万人次
昨日是清明正日,据不完全统计,从上午9时到下午5时许,晋江市殡仪馆20辆免费巴士接送的加上自驾前来祭扫的市民,总数达四万人次左右。
据悉,每年的清明正日,晋江市殡仪馆都会迎来集中扫墓高峰,与往年相比,今年由于天气原因加上部分骨灰分流至镇村骨灰堂,今年的祭扫人数减少,祭扫也更为有序。
多个镇村级骨灰堂“落地”
祭扫人流递减
相较于前两年清明正日祭扫人群的5万~6万人次,昨日的祭扫人流不算惊人,只有四万人次左右。究其原因,晋江市殡仪馆工作人员小曾表示,一是由于清明当天天气不好,部分市民为避开“坏天气”,选择提早前来祭扫,分流了2万人次左右;另一方面是由于近几年来村级安息堂建设增加,不少骨灰盒已陆续迁回村里的安息堂内安置。
昨日上午,晋江市殡仪馆的祭扫队伍可谓井井有条,工作人员一直处于忙而不乱的状态。上午10点半,本该进行交通管制的路口由于祭扫人群的减少,交管部门只是进行交通疏导就可保障祭扫安全。自驾而来的市民也按照指挥有序进出殡仪馆,直到下午1点半左右,出现祭扫小高峰,交通管制才发挥作用。
随着骨灰堂建设的脚步日益加快,晋江有196个已建成并正在使用的公益性骨灰堂,其中1个市级、8个镇级、187个村级骨灰堂,再加上晋江首个公墓区仙塔山庄的落地,不少放置在殡仪馆的骨灰盒都被迁回镇级或村级骨灰堂,抑或是拿到公墓区。“仅是这两天,办理骨灰盒迁出就有100个以上。”殡仪馆工作人员表示。
部门:市民素质提高了
我们压力小了
在这缅怀故人、寄托哀思的时节,与往年相比,今年还有一大亮点,那就是市民的安全祭扫和环保意识提高不少。
谈及参与今年祭扫安保工作的感受,晋江市殡仪馆有关负责人表示:“市民素质提高了,我们压力少了。”据其介绍,一是因为节假日的安排和媒体的呼吁,近两年错峰祭扫的市民增多,大家没有了非要清明正日祭扫的心理。二来是大家心态放平和了,更加注重安全,没有了争先恐后的乱象。
“往年接送市民的大巴车门一打开,市民们呼啦啦就围上来,不管老人小孩,大家巴不得赶快走;今年就不同了,大家不仅按照排队顺序依次上车,看到车满了也不抢着上车。”大巴司机老刘为此点赞。看到车满了,吴先生一家站在路边等待下一辆车,“多等几分钟没关系,安全才是第一位的。”
与往年相比,市民们的环保意识也不断上升。“在禁炮区,往年还能听到零星的炮声,如今也都成为历史。”晋江市民政局工作人员表示,通过积极搭建文明祭扫、生态安葬服务平台,加强宣传引导,鲜花祭扫、网络祭扫等祭扫方式和树葬、海葬等生态安葬方式为越来越多的市民所认识。(记者 林文婧 秦越 文图)
清明小长假收官昨午后高速迎高峰
昨天是高速7座以下小型客车免费通行的最后一天。午后1时许,泉州辖区高速公路迎来返程车流高峰,泉南高速部分路段通车量约每分钟80辆,水头路段通过车量每分钟达120辆,日均车流达9万余辆。
据了解,3天假期内,泉州辖区高速路共发生交通事故48起。连日来,高速交警处理多起车辆追尾、人员横穿高速路扫墓、占用应急车道等不文明驾驶行为,其中一男子因下车寻狗,当场被处罚款200元、扣6分。
截至昨天下午5时,泉州辖区高速路共发生交通事故48起(不含各路面机动组现场发现并直接处理的事故),事故量较往年有所下降。小长假期间,高速公路占用应急车道导航、打电话、休息的驾驶员不在少数,高速交警提醒,应急通道是生命道,切记行车前了解路况、检查车况,如遇降雨过程,能见度较低,司机应缓慢驾驶,保持安全车距。
截至昨晚12时,7座以下小型客车结束免费通行。(记者 林雅萍 通讯员 林阿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