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沿江走 给您一个来晋江池店居住的理由
闽南网2月4日讯 晋朝时中原人因战乱南渡,到了现在的晋江,沿水而居。因怀念晋朝故土,将江取名为晋江。城市的兴起,也都大抵背山沿水发展,靠山有风,所以有风生水起的说法。
池店位于晋江与泉州交会处,与泉州市区仅一江之隔,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近年来,城市的“风(生)水(起)”沿着江走,池店也凭着这个优势,在交通、教育投入、城市公共休闲设施、商业配套等方面,都有了长足进步,令人瞩目。如今,池店镇已脱胎换骨,变成了现代化、宜居、宜业的新池店城。池店城也将助推泉州和晋江的跨江、沿江发展,助推这种风生水起。同时,小区的环境好了,自然也就有了好“风水”。
美丽干净的公园,已成为池店人的休闲好去处
今后,池店将有4个占地200亩以上的大公园,图为绿洲公园
如今的池店城,既有溜石塔这样的海丝遗迹,又是高楼林立的现代化新城
2美丽干净的公园,已成为池店人的休闲好去处
今起,本报将推出主题为“风水沿江走 宜居池店城”策划报道首季,系统介绍池店的这些优雅转型。不管您是为了让子女上好学校,还是喜欢交通便利、休闲商业配套齐全或其他方面,相信您总能找到一个理由,到池店安家落户、快乐生活。
【把家搬回池店】
以前被说太“村” 现在成城里人了
“以前刚嫁到池店高厝时,我亲戚来做客,都说我怎么嫁到这么‘村’(闽南语,偏僻、落后的意思)的地方。”老家在晋江池店新店村的李女士说,他们一家在江西南昌做生意,平时都很少回池店。
后来,李女士家的两栋房子先后被拆迁。3年前,他们分到了4套在桥南片区的安置房。“很久没回来,现在才发现,原来池店的变化这么大,我们都认不得了。”李女士说,现在池店多了好几条路,好几座桥,不管去晋江市区还是泉州市区,往高速路还是高铁站、飞机场,“都太方便啦”。而且,池店新建的安置房和商品房小区都很大,公共休闲区域也多,家门口附近就有公园,车也很好停。考虑到有可能回泉州做生意,今后可能在泉州常住,她便萌生了把家搬回池店的想法。
上个月,李女士家又分到了两套安置房。“家里有老人,我大儿子也快结婚了,我们打算把两套房换成一套复式的楼中楼,搬回池店来住。”李女士说,亲戚朋友都在这里,而且房价也便宜,学校还都不错。“现在我那些亲戚都反过来羡慕我们,说我们池店人都成城里人了。”
【脱胎换骨的新城】
七大组团齐头并进 助推池店变新城
在池店生活的人是怎么变成“城里人”的?池店镇党委书记许畴料表示,池店的城市更新不是小打小闹,而是大面积拆迁、大面积建设、大面积改造。作为泉州城市建设十大组团之一的池店组团,通过辖区七大组团的齐头并进,使整个池店脱胎换骨,变成一个现代化新城。
“十二五”期间,池店大力度推进城市更新改造,在此前桥南片区等组团基础上,先后启动城北、池店南、南迎宾、紫帽等组团片区改造更新,规划建设商住小区47个,其中安置小区21个,总建筑面积937.53万平方米。改造建设主干道路36条,总长度42.57公里。生成项目187个,完成投资338.81亿元。同时,顺利完成滨江、城北、池店南、梅岭等13个安置小区回迁任务,涉及住户3006户、安置房10294套。
今后,池店七大组团将推动六大特色功能区规划建设。桥南片区将建设社区管理示范区,创新社会管理,推进基层组织重新设置。滨江商务区将加快世贸中心大厦建设,引进酒店、贸易等现代服务业,盘活闲置安置房,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城北组团将建商贸服务区,重点发展建材家居服务业,建设城市综合体及特色商贸街区。池店南片区将建高端生态商贸居住区,推进高端居住区和步行街建设。同时,还将建设镇域企业办公经济区和田园风光生态区。
【完善的基础配套】
到晋江和泉州市区
池店出发不超10分钟
“我们在大面积更新城市时,并不只是建造住宅,而是城市公共配套和基础设施同步建设。”许畴料说。
据介绍,池店是泉州与晋江之间的交通枢纽,是泉州环湾同城发展的几何中心,有着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从池店去晋江市区,有机场连接线、泉安路、世纪大道、迎宾路等,10分钟内就能到达。到泉州市区更是只有一江之隔,有笋江桥、顺济新桥、泉州大桥、田安大桥、刺桐大桥和晋江大桥等6座大桥可通行。“十二五”期间,池店还修建了36条区间道路,凤池西路完成改造,江滨南路也启动改造。这些都沟通了池店各个组团。
另外,池店也开通了一个高速出口,且距离牛山、紫帽两个高速出口都很近。而从池店去泉州高铁站,走江滨南路也只要10多分钟。机场连接线通车后,前往机场就10分钟。
从幼儿园到中学 家门口都有好学校
让孩子上好学,是很多人买房的第一需求。单单2015年,池店镇级财政投入教育3042.04万元。同时,池店推行危房改造、塑胶跑道建设、电脑更新、课桌椅更新等教育“4个全覆盖计划”,还设立了教育基金会,首期认捐资金就有5000万元。
池店还推出了教育强镇“2810”计划,这将使得各大组团新住户子女从幼儿园到中学,家门口就有好学校。幼儿园方面,除了已建成投用的桥南中心幼儿园、池店中心幼儿园、滨江幼儿园、海丝幼儿园外,绿洲幼儿园等4个小区配套幼儿园也将于今年秋季开始投用。
小学方面,池店通过推进教育集团化,整合优质教育资源。除了第三实小锦洲校区启动扩建外,海丝、清濛、滨江3个校区,以及第七实小的4个校区也已启动前期工作。
更令人瞩目的是,池店还引进了泉州五中、晋江一中等优质名校,将分别在桥南片区和池店南片区开办分校区。今年晋江二中也将接受省一级达标验收。届时,池店将有3所一级达标的优质中学。
培育多业态发展 休闲购物就在家门口
池店镇镇长庄垂生介绍,池店各组团的新建小区,可以说是进入了“大盘时代”,“让花园、运动场和地下车库走进小区”。海都记者实地走访发现,池店的一些楼盘单中庭就有几十上百亩。同时,小区内也都配备了运动场地。
另外,池店还将有4个200亩以上的城市休闲公园。除了已经建成的绿洲公园,桥南中心公园、机场连接线公园也先后开工。滨江的湿地公园更是将占地1000多亩。市民在这里,离家不远就有一个大公园可去。
同时,池店还将结合自身区位优势和产业特点,引进和培育城市综合体、楼宇经济、现代物流、专业市场、电子商务等5种主要业态。过几年,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买菜、购物,不用再到泉州或晋江市区。
【亮眼的经济成绩】
经济逆市增长 龙头企业带头转型升级
“十二五”期间,池店经济的主要指标逆市增长。2015年,池店全年实现规上工业产值138.77亿元、比增10.55%,税收入库20.85亿元、比增12.53%,占全市财政收入的1/10,固定资产投资26.01亿元、比增28.37%,经济财税综合实力位居全市前列。42个市级重点项目顺利落地开工建设,完成投资76.41亿元。综合实力连续多年位居全市前列。与2010年相比,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36.32%、年均增长6.38%;镇级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70.15%、年均增长57.53%;税收增长140.76%、年均增长19.21%。
同时,池店的产业转型升级稳步推进。镇里引导了一批工业企业“机器换人”,首期列拨转型升级专项经费300万元,扶持10家工业企业引进智能机器设备。以安踏、舒华、名志等龙头企业为示范点,率先进行智能制造生产线升级。(海都记者 林天真 陈紫玄 田米 文/图)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