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晋江 > 晋江新闻 > 正文

记者昨日赴晋江灵源英塘 帮助中国曲协副主席翁仁康寻根问祖

2015-11-26 10:57 来源:晋江经济报 0

  前晚,中国曲协送欢笑晋江专场演出中,中国曲协副主席、绍兴莲花落表演艺术家翁仁康在表演节目前,即兴透露自己从小听说祖辈是从晋江大浯塘迁到杭州的。他所说的“大浯塘”,正是晋江灵源街道英塘社区。他真的是英塘人吗?由于翁仁康先生于昨日回杭州,昨日下午,记者自行来到英塘社区替翁仁康寻根问祖,帮助他溯本求源。

为打听更多线索 老人现场电话连线翁仁康

  听说有来自浙江杭州的翁氏后裔想来“寻根”,英塘社区干部、老人会负责人、闽南六桂文史研究会英塘分会负责人及热心老人10余人纷纷积极赶来社区居委会,有些还特地带来家谱。

  “他今年多大?”“来自杭州哪里?”“他爷爷叫什么名字?”……刚坐下,老人们便迫不及待想要了解翁仁康的基本情况。记者此前了解到,翁仁康今年55岁,杭州瓜沥镇渭水桥村人。由于他的爷爷过世已久,父辈们也都不在了,他甚至连爷爷的姓名都不知道。除了其父亲两兄弟名字之外,他所能提供的线索微乎其微。

  翁仁康父亲两兄弟名字分别为“翁宝法”和“翁宝元”,记者试图从家族字辈沿用这一角度寻找“蛛丝马迹”。可惜,当记者查找《晋江三柱翁氏玉塘家谱》后了解到,翁氏均沿用“际应世元,孝悌忠信,温良恭让……”的字辈,其中并无“宝”字辈。

  “我们取名不一定会用家族字辈,就像我属于‘温’字辈,但是我名字并没有‘温’。所以从字辈上不好判断。”英塘社区党支部书记翁水獭认为。

  据翁仁康回忆,小时候听父亲说起过,爷爷或者爷爷以上的祖辈是从晋江过去的。因此,爷爷的名字是关键。为了争取多一点线索,记者现场拨通了翁仁康电话,并打开免提,让英塘在场的老人们也能与之通话。

  “我们村都是姓翁的,记得很小的时候听父辈们说,我们祖先是从福建迁过来的。”翁仁康在电话那端说,他们家族作为外来人口,一直没有修家谱,再加上家中老人基本过世,他对于祖辈的事情知之甚少。

  英塘热心人士、闽南六桂文史研究会英塘分会副秘书长翁清根当即向翁仁康提议,可以从爷爷的墓碑或者灵位上找到他的名字,只要有了名字,也许就能找到答案了。翁仁康也表示,他回杭州后将再尽量找家中长辈打听更多线索。

  “既然他们整个村都姓翁,很可能是从我们这边迁过去的祖先繁衍的后代。”老人们纷纷认为,这次寻根行动也许不单单是翁仁康家族的事,或许涉及的翁氏更多,确实很有意义。

 电话传情 止不住内心的激动

  “此前我没有做任何准备,只是在台上即兴说了一些关于老家的事,那是我小时候的记忆,一直记到现在。没想到晋江真的有‘大浯塘’这个地方,我太激动了。”即便隔着手机,记者也能听到翁仁康略显激动的语气。

  彼时,电话那头的翁仁康正在机场候机,但他始终没有急着要挂掉电话的意思,而是特别耐心地和电话这头的乡亲们说起了窝心话:“我从小就知道我老家是福建,现在能有机会跟家乡的乡亲打电话,真的特别亲切,像是自家人,我觉得很幸福!”

  虽然素未谋面,在场的翁氏老人们也都把翁仁康当作自家人一样,极力凑近记者的话筒,众口齐声地邀请他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再来晋江一趟,并希望今后能保持联系。翁仁康也连声答应说,“有空,我一定会争取回到家乡晋江,亲自去英塘走走看看。”

此前已有浙江翁氏后裔前来寻根

  据了解,翁姓在英塘社区为大姓,有3000多人,海内外加起来约有6000人。据《元和姓纂》,翁氏源出于姬姓。周昭王妃汪山夫人,生庶子姬溢,封于翁山,因以领地为姓,称翁溢,为翁氏得姓始祖。

  “我们村大概从元朝开始就有了,至今700多年了。”长者翁忠克告诉记者,晋江翁氏之祖翁点次子尚简生有九子,其第六子即为英塘翁氏一世祖。在晋江,英塘为翁氏传裔较多的村庄,除了300多年历史的翁氏祠堂之外,还有各房份的祖厝,也是祀祖之处。

  翁姓还有一段“六桂堂”的传说,其中一种说法是,翁乾度,字用亨,官至郎中,生六子,因故分洪、江、翁、方、龚、汪六姓。六桂宗亲联谊活动在海峡两岸和世界各地非常活跃,宗亲组织分布世界各地,形成异姓联宗的典范。

  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就陆续有浙江、台湾的英塘族亲前来英塘寻根。今年3月,浙江温州龙港镇文楼村的翁守图就前来英塘寻根,通过查阅和对照家谱,最终确认其所在的村庄确为英塘翁氏后裔迁居所在地。(记者 沈茜)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到头了;
下一条:男士穿高跟鞋直呼“难受” 反家暴宣传活动受关注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