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镇街主官:促转型要敢于“换脑”
集聚“智慧”资源
为“晋”所用
借力“智库”是深圳迅速发展的一条“捷径”。晋江的产业要转型升级,集聚“智力资源”为我所用是关键。
“创新转型靠企业,而项目是企业转型升级的抓手和载体,人才引进是保障,手握人才资源,就能抢占转型发展的先机。”东石镇党委书记吴淞江提出,东石在引导企业注重人才引进和加大技改投入的同时,将依托伞业等行业协会,为企业与高校、研发机构的联系搭建平台,借助产学研合作优势,增强新产品、新技术、新设备的研发和生产能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金井镇党委书记林跃建议,要整合各方力量加速推进福州大学金井科教园区建设,建立产学研平台。
永和镇党委书记李德铭建议,要积极引导创二代、青商会到各个乡镇寻找项目、对接项目,把新项目嫁接到传统产业当中,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罗山街道党工委书记陈文斗提出,要发挥侨台优势,拓宽国际视野,引进国际人才、技术,积极与国际接轨,促产业转型升级。
推动三产跃升
促服务业发展
深圳转型升级的特点,体现为促进新兴产业裂变发展、传统产业提档升级、创新型企业加速成长。对于处在产业结构调整关键期的晋江,三产发展是转型升级的关键。
龙湖镇党委书记王江涛建议,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完善园区的生产性服务业基础配套;学习深圳“放水养鱼”的做法,转变观念、敢于担当,大力扶持外贸企业发展。
西滨镇党委书记孙晋展建议,设立晋江金融专项奖励金,鼓励金融机构发展。
创新为“核” 转型突破
创新驱动是转型突破口,学员们认为,抓自主创新、走品牌化道路、实现跨界融合发展等是值得探索的方向。
深沪镇党委书记傅天宝建议,要鼓励企业进行营销模式的创新,推进民生产品的创销,扶持电商发展;鼓励上市企业通过跨界融合实现脱胎换骨;鼓励龙头企业向轻资产项目发展,做创新研发制造商。
灵源街道党工委书记陈传芳建议,引导企业拓展品牌功能、产品功能,发挥品牌优势,同时,可以选树一批典型和标杆企业,营造转型升级的氛围。
简政放权
创新体制机制
政企互动是晋江的优良传统,推动转型,政府服务要进一步优化。
磁灶镇党委书记张汉杰说,深圳有着一套完善、便利、优质、高效的服务企业机制,晋江经过几年努力,在服务水平上有了很大提升,群众和企业的满意度也在提升,但是还有向上的空间,建议进一步简政放权、梳理优化办事流程,自下而上、有针对性地考虑企业诉求。
在晋江推动新一轮产业转型发展进程中,政府应该扮演什么角色?新塘街道党工委书记洪长江认为,深圳南山区的一些做法值得学习,政策不仅要有针对性,更要有引导性。建议发挥晋江的比较优势,出台能够突破体制机制制约的产业创新政策;专业园区要制定严格的项目准入制度,确保入驻的项目早落地、见效益。(记者 陈维曦 王志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