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自行车公开赛:首支国际车队比利时车队抵达晋江
随着361°杯第三届中国·晋江自行车公开赛鸣枪时刻的临近,来自国内外的参赛车队陆续抵达。昨日中午1时许,首支外国车队抵达晋江,这就是由国际级裁判马丁·布鲁恩带领的比利时巴达玟车队。
比利时巴达玟车队共有5名参赛车手。此次从欧洲远道而来参加比赛,他们都抱着乐观的心态,“重在享受比赛过程,但只要一上赛道,我们将尽力赢得比赛,争取好成绩。”
在这支队伍里,除了领队兼教练马丁·布鲁恩外,车手们并不是职业的自行车运动员,但平时也不定时组织训练,因此具备一定实力。他们报名参加的精英组,是本届自行车赛中最高级别的组别。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这支车队的车手大多是中年人,有的在比利时工作,有的在荷兰工作,职业更是不一,有的经营小生意,有的在合法赌场当管理员等。
“妻子和孩子对我来说是很重要的。”车手卫霍威尔·杰拉德·阿尔伯特今年42岁。他告诉记者,出于对自行车运动的狂热,他曾经的愿望是成为职业自行车手,但后来有了家庭,为了能多陪陪妻子和孩子,他不得不放弃这一愿望,但并没有放弃自行车运动,一有闲暇时间就会骑车。
“先倒一下时差,再去熟悉赛道。”经过11个小时的空中飞行,车手们看起来略显疲惫,中午时分抵达晋江后,就直接在下榻的酒店休息,直到下午5时才起来活动。接下来,他们将开始熟悉赛道。
祝比赛圆满愿晋江更好
说到这支车队,最有名气的莫过于今年63岁的领队兼教练马丁·布鲁恩,2009年环法自行车赛总裁判长。
“晋江,你好!”见到记者和翻译,马丁·布鲁恩微笑着用一句汉语打着招呼。抛开“国际”“著名”等头衔,马丁·布鲁恩更像是一位友善、活跃的老人,一些行内人称他为“老顽童”。
晋江经济报:听说您之前来过中国很多次,是第一次来晋江吗?第一感觉是什么?
马丁·布鲁恩:我到中国的次数应该有“一百次”了,20多年前就经常到中国,但基本都是以自行车比赛裁判的身份。对晋江的印象,和其他大城市差不多,有许多高楼大厦,路上还能看到许多豪车。当然,看到路上有很多骑自行车的人时,我有点兴奋。另外,今天在晋江遇到的人都很热情。
晋江经济报:为参加这次比赛,你们准备了多久?
马丁·布鲁恩:不到一个月时间吧,确切地说是三周。三周前,我收到了晋江赛事组委会发出的邀请,觉得这是一个出去比赛和交流的好机会。之后,我召集了5名自行车骑行基础不错的车手正式组成一支车队,并且开始加强训练,我们每周至少训练四次,每次骑行训练不少于60公里。
晋江经济报:您所带的车队并没有职业车手,您打算怎样应对此次比赛?
马丁·布鲁恩:车手虽然不是职业运动员,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参赛的热情,既然是比赛,我们都很想赢,但我不会给车手们压力,也没有制定具体的名次目标。我告诉他们,不要有负担,尽力就好,好好享受比赛。感谢赛事组委会的邀请,给了车手们一个比赛的机会,也给了我一次接触晋江的好机会。
晋江经济报:您和中国挺有缘,有没有考虑在中国执教?
马丁·布鲁恩:当然,如果有机会的话。我作为裁判的时候,执法过中国许多重量级自行车赛事,在这个过程中也看到了许多中国优秀车手,他们都有机会成为世界级自行车运动员,如果能以教练的身份跟他们一起工作,也很不错。
以前我在瑞士、泰国、塔吉克斯坦等国家执教过,也曾短暂指导过一些中国的职业自行车手,但毕竟是临时性的,没有长时间、系统的磨合,加上语言沟通存在一些障碍,并没有太多的专业指导。如果沟通顺畅、磨合得好,相信会取得不一样的突破。
晋江经济报:比赛即将开始,车迷们也满怀期待。此行晋江,您有没有什么想对车迷和晋江的人们说?
马丁·布鲁恩:首先,我们都应该感谢本次比赛的所有工作人员,没有他们,比赛就无法顺利举办。另外,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自行车运动,祝愿中国有越来越多的顶级车手。最后,祝福比赛办得圆满,祝福晋江!(记者_王诗伟 王家煜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