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闽南网 > 新闻中心 > 福建 > 福州 > 福清新闻 > 正文

福清生成39个造地项目 5宗187.51亩新增耕地通过验收

福州日报   2022-06-02 16:14

  “农作物长势好,灌溉设施完备,相关资料齐全,基本达到验收标准!”6月1日,经过福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农业农村局专家组现场勘察,福清市沙埔镇江南村、坑北村、龙洋村的3宗56亩新增耕地通过验收。

福清生成39个造地项目 5宗187.51亩新增耕地通过验收

  坑北村的抛荒地变成耕地。记者 张人峰 摄

  6月1日上午,记者跟随专家组来到江南村一块9.79亩的旱地。地里种下的玉米、大豆、花生绿油油的,长势喜人,一些先期种下的玉米已有1米多高,部分大豆开始结果。穿过一畦畦旱地,3个接水口分布在四周。镇政府工作人员启动开关,浇灌用水从近百米远的水塘通过地下管网流到接水口,“欢快”地流入一畦畦旱地的水沟。

  “这里原来是废弃的养猪场,春节后,清理了50厘米高的建筑垃圾、地面层,福清市政府为我们运来适合农作物生长的表层土。”江南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叶月容说。

  在坑北村的新增耕地里,近一个月前种下的玉米和花生已长到10多厘米高。村民毛胤祥对这片土地十分看好:“这里原是抛荒20多年的地,现在政府帮我们用起来,既保护生态环境,也可以带来不错的收益。”

  坑北村党支部书记毛武斌说,在福清市和沙埔镇的指导下,坑北村种下农作物后,打算引进农业企业进行规模化经营,增加村财和村民收入。

  在每宗新增耕地前,福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农业农村局的专家根据此前绘制的图纸,认真对种植面积、农作物生长、土肥、水源、道路等情况进行一一查看验收。

  “造地工作去年底启动以来,共生成39个造地项目,将新增耕地1524亩。5月下旬有2个项目通过市级验收,新增耕地131.51亩,其中旱地62.97亩、水田68.54亩。”福清市政府党组成员薛辉说。

  福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耕保中心主任魏中伟介绍,福清的造地之举,既新增了耕地资源、保护了粮食安全,也为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工作减轻了压力,同时对福州其他地方耕地开发工作起了示范作用。

  近年来,随着福清工业经济发展,土地占补平衡压力增大,用地指标不足,前两年均需通过交易平台购买,买1000亩用地指标最少需花费5亿多元,而通过造地每亩成本2.5万元,加上管护费等,至少可节省5亿元。(记者 张铁国)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中央气象台:近期江南华南贵州等地多降水和
  • 长线游、县域游、主题游等持续升温 假期文
  • 特朗普称将对所有在外国制作的电影征收100%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