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意象大全 古代诗词意象有哪些 中国古典诗词意象盘点
 08
 松 柏
 《论语·子罕》中说:“岁寒,然后知松柏后凋也。”后世诗歌常用松柏象征孤直耐寒的品格。
 李山浦《松》
 孤标百尺雪中现,长啸一声风里闻。
 桃李谤她真是佞,藤萝攀尔亦非群。
 另外,如菊花象征高洁的品质,桃花象征美人,牡丹寄寓富贵,杨花有飘零之意。
 09
 杜 鹃
 中国古代有“望帝啼鹃”的神话传说。望帝,是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苦,其声哀怨凄悲,动人肺腑,名为杜鹃。
 杜鹃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悲苦之事联系在一起。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飘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秦观《踏莎行》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范仲淹《越上闻子规》
 夜入翠烟啼,昼寻芳树飞,
 春山无限好,犹道不如归。
 10
 乌 鸦
 按照迷信的说法,是一种不祥的鸟,它经常出没在坟头等荒凉之处。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衰败荒凉的事物联系在一起。
 李商隐《隋宫》
 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
 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
 马致远小令《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1
 蟋 蟀
 作为被吟咏的对象,最早见于《诗经·豳风·七月》。
 它对蟋蟀的活动规律观察得相当细致:“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那时古人已经觉得蟋蟀的鸣声同织机的声音相仿,时令又届深秋,因而就跟促人纺织,准备冬衣以至怀念征人等联系了起来。蟋蟀被直接唤为“促织”,在古诗十九首中就出现过:“明月皎皎光,促织鸣东壁。”
 12
 猿 啼
 出现在诗歌中常常象征着一种悲伤的感情。
 杜甫《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衮衮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李端《送客赋得巴江夜猿》
 巴水天边路,啼猿伤客情。
 迟迟云外尽,杳杳树中生。
 残月暗将落,空霜寒欲明。
 楚人皆掩泪,闻到第三声。
 他们都借助于猿啼表达这种伤感的情绪。
 13
 关 山
 关塞山河。关,关隘要塞;山,山河。
 高适《塞上听吹笛》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