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低工资标准上调新消息北京上调 最新各省市最低工资标准一览

新京报   2019-05-09 17:13

  解读2

  最低工资标准调整依据是什么?

  人社部此前发布的《关于做好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各地充分考虑当地经济形势发展和企业实际情况,稳慎把握调整节奏,将最低工资标准由每两年至少调整一次改为每两至三年至少调整一次。

  记者查阅相关资料发现,浙江、天津、福建、湖南、贵州、甘肃、青海、内蒙古等地距离上次上调即将满两年;河北更是即将满三年。因此,这些地方今年上调概率也较大。

  那么,最低工资标准到底是根据什么来制定的?根据此前相关部门的回应或可得到一些参考。

  上海人社部门表示,在调整最低工资标准时,主要考虑城镇低收入家庭基本生活费用支出、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经济发展水平、企业人工成本、职工平均工资水平等因素,统筹兼顾企业承受能力和保障劳动者基本权益,合理确定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幅度。

  也就是说,上调最低工资标准时既要增加职工获得感,又不能给企业过大压力。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研究员詹鹏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强调,考虑到企业行为,提高最低工资的主要受益人群是企业生产活动难以用资本替代劳动并且利润率相对较高的企业的受雇劳动力。最低工资制度会提高一部分劳动者的福利水平,尤其是当受雇劳动力在劳动力市场处于劣势的情况下,这个意义更强。

  解读3

  工资低于最低工资标准怎么办?

  根据我国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这一标准对企业具有强制约束力。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根据《最低工资规定》,在劳动者提供正常劳动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应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在剔除下列各项以后,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一)延长工作时间工资;(二)中班、夜班、高温、低温、井下、有毒有害等特殊工作环境、条件下的津贴;(三)法律、法规和国家规定的劳动者福利待遇等。

  这也意味着,劳动者的工资在剔除上述各项后,不能低于当地最低工资。如果劳动者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可向“12333”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热线或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也可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用人单位如果违反规定,会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其限期补发所欠劳动者工资,并可责令其按所欠工资的1至5倍支付劳动者赔偿金。

  【相关新闻】

  北京市失业保险金每档上调170元

  2019年的失业保险金标准在现行基础上每档上调170元。此项调整自2019年5月1日起执行。

  北京市人社局发布通知称,为提高失业人员收入水平,保障其基本生活,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依据《北京市失业保险规定》关于“失业保险金标准应低于本市最低工资标准、高于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原则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财政部关于调整失业保险金标准的指导意见》的要求,考虑到今年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调整的实际,2019年的失业保险金标准在现行基础上每档上调170元。

  其中,累计缴费时间满1年不满5年的,失业保险金月发放标准为1706元;累计缴费时间满5年不满10年的,失业保险金月发放标准为1733元;累计缴费时间满10年不满15年的,失业保险金月发放标准为1760元;累计缴费时间满15年不满20年的,失业保险金月发放标准为1787元;累计缴费时间满20年以上的,失业保险金月发放标准为1815元。

  新京报记者 吴为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2025年河南新高考时间确定
  • 黑龙江省高考实行“3+1+2”模式
  • 2025年吉林省考分数线公布!成绩查询入口: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