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毕业生期望上万月薪不靠谱吗?遭吐槽:太天真
解放日报 2017-12-18 11:24
薪酬重要但非唯一价值取向
同样值得注意的是,薪酬固然重要,但并非唯一价值取向。人社部门调查的结果表明,在求职择业的过程中,62.8%的2017届上海高校毕业生最关心的因素是职业发展空间;对于薪酬福利的关注度则位居其后,约占62.6%。
今秋以来的招聘会上,一些人力资源部门的“老法师”也说,大学生应该更重视在工作中的成长以及未来的发展,在工作中有所学才是最重要的。“当然,仍有些学生因为过于重视薪资和工作地点,忽视了一些更有价值的东西。”
对此,拥有20年就业指导工作经验的二工大招生就业处处长经晓峰告诉记者,在他看来,当代95后毕业生在就业选择问题上比较自立、自我,与传统观念相比,“薪酬绝非他们的第一选择”。对于企业,他们更看重是否适合、有无兴趣等,往往将多重因素视为考量依据。
比如,95后可能对企业领导人十分看重,认为“找好、找对老板”很重要,因为这是企业文化标志所在。在新一代求职者眼中,用人单位是否具有品牌效应,甚至有无偶像气质,乃至有无人文关怀等,都对就业具有决定性意义。“总之,比起薪酬来,情怀、感情等软性要素同样不可或缺——这其实也是关于就业更为成熟和理性的思维方法。”
人社部门相关负责人认为,与往届上海高校毕业生的情况相比,以95后为主的2017届大学生更加注重个人成长空间和未来发展前景,对于薪酬福利方面的关注度则有所下降。可见,95后在步入职场之初、面临职业选择的时候相当务实,且具有一定前瞻性,并不是像有些网络舆论所担心的那样“玩世不恭,缺乏责任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