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春晚”:皇帝和大臣们一直狂欢到天明

北京晚报   2017-01-26 22:09

­  皇帝亲自制作歌舞

­  盛唐时期的除夕,大明宫内外会挂起大红灯笼,点亮一堆巨大的蜡烛,并点燃沉香,使夜晚亮如白昼。唐代太常寺的团拜会,就在这种欢乐的氛围中拉开大幕。

­  除夕晚会的表演,一般是在气势浩大的傩舞表演中开场,唐代“皇家歌舞团”数千名演员浓妆艳抹,粉墨登场。傩舞是广泛流传的一种具有驱鬼逐疫、祭祀功能的大型民间舞蹈。傩舞成型于周代的宫廷“大傩”之礼,在《周礼》中有明文记载。自秦汉以来一直沿袭下来,并不断发展,到唐时,形成了别具一格的特色。表演时,近千名男性戴上假面道具,穿上红黑衣裤,击鼓跳跃,气势磅礴。演员佩戴的面具,有神话形象,也有世俗人物和历史名人,构成庞大的傩神谱系。傩舞伴奏乐器简单,一般为鼓、锣等打击乐。

­  傩舞之后,大型歌舞便轮番登场。歌舞是唐朝春晚的重头戏。唐代乐舞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2026考研报名时间地址入口 中国研究生招生
  • 中小学生午休课桌椅“国标”出台 聚焦舒适
  • 2025年央视《开学第一课》播出时间几点+直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