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校园 > 正文

敬一丹在厦大谈媒体人责任 公众只看到光鲜是媒体失职

2015-05-19 16:32 来源:厦门日报 0
自称“以交流为职业”的她,也选择了交流的方式,与大家度过了一个美好的下午。

  昨日,在厦门大学EMBA中心和厦门市女企业家协会的共同邀请下,敬一丹走上厦大EMBA名家论坛讲堂,遇到了满满一个教室“看着她节目长大”的青年学员和女企业家们。自称“以交流为职业”的她,也选择了交流的方式,与大家度过了一个美好的下午。

谈退休:

用写书告别

符合A型性格

  4月30日,敬一丹最后一次出现在《焦点访谈》节目,然后正式退休。

  “没想到‘退休’这个词,到我这儿会成为一个‘热词’。”敬一丹坦言,完全没料到自己的退休会受到社会这么大的关注。但以什么样的方式告别自己的职业生涯,她早在两年前就开始思考。

  那一年,她横跨海浪滔天的德雷克海峡远赴南极,这片清澈的土地让她深思和回望,也让她有了用写书的方式为自己的职业画上句号的想法。去年6月底,敬一丹开始投入到写作中。今年4月,她交付了谢幕央视生涯的作品《我遇到你》的书稿。

  “写完这本书后我觉得,能用这样的方式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一番梳理,特别符合A型血的人的性格。”敬一丹笑言。A型血的人一般都比较慢热,但一旦开始做一件事,就会很认真地投入。而且,如果没有像样的总结、回顾,就像一件事儿没做完。

  “写书,其实是一个电视人与观众的另一种交流方式。”《我遇到你》完成的时候,敬一丹心境特别平和,内心很饱满,她说,“以这种方式来对职业生涯告别,是一种特别好的选择。”

谈职业素养:

公众只看到光鲜

是媒体失职

  在敬一丹这里,时间似乎变得不慌不忙,她自嘲“对年龄和性别有点迟钝,可是,迟钝,也许成全了我。”

  她从不在意自己的年龄,同事都比自己小很多,“敬大姐”比崔永元大8岁,比水均益大8岁,比“渴望年老”的白岩松大13岁。40岁的时候,有一回接受报纸记者采访,看到第二天几家报纸的大标题:《敬一丹,另一种中年》,《敬一丹,与年轮抗争》……她甚至有些许愕然,惊觉自己确实已经步入“中年”。

  敬一丹来厦门大学开讲。

  但作为一名记者,她敏锐的触角却无处不在。“在记者眼里,没有事情是跟自己全然无关的。”敬一丹说,就算是散步时,在草坪上发现一盏被打碎的路灯,她也会不由自主地产生联想和思考。

  “记者该做的最有价值的事,绝不是不负责任地提问,追逐热闹和喧嚣,为人们的茶余饭后提供谈资。而是在不热闹的地方、在不被关注的角落里,自发自觉地去有所发现,才能体现一名记者的职业素养。”她说,记者要为没有话语渠道的弱者代言,“公众眼里如果只能看到光鲜亮丽的世界,那就是媒体人的失职。”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到头了;
下一条:福州市华商创业教育培训基地落户闽江学院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