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校园 > 正文

村民集资28万建村小校舍 空置9年变养鸡场(图)

2013-12-04 14:58 来源:华西都市报 1
教室变成养鸡场。南充市仪陇县三蛟镇巴山村,村民1997年集资28万元修建起崭新的村小校舍,却没有生源前来上学,校舍空置9年后无奈用来养鸡。

学生家长镇上太远希望村小重开课

  “我现在真希望村小能够重新开办起来,现在小孩在镇上读书给家里带来的负担太重了。”一位刘姓村民告诉记者,小孩在镇上读书的消费要比在村里大很多,同时镇上小学毕竟离村太远,大家都不放心让孩子独自上下学,基本都是在镇上租的房子专门带小孩。“为了带小孩,现在把我们反而困在镇上了,不能出去赚钱养家反而还要多用很多钱。”

现状生源不足重新开课不现实

  “巴山村小的情况我们也了解一些,不是不想开课,实在是学生生源不够,根本就凑不够一个班的学生。”三蛟镇副镇长王鲲鹏介绍,每学期开学时,政府都会专门组织人手进行调查,但一个村里每年最多只有几个适龄学生上学。三蛟镇一共有12个村小,所有都已停止授课,这都是因为学生生源减少造成的。“比如说巴山村,根据我们前段时间的统计,现户口人数800多人,常住人口只有200多一点,每年只有几个适龄儿童就学,在这种情况下想要村小重新开课既不现实,也是对教育资源的一种浪费。”

  罗老师在巴山村小修建新校舍时就在村小教书,对巴山村小的变迁十分了解。他认为如今,因教育资源整合优化所导致的乡镇村小合并、倒闭继而逐渐走向衰落的现象早已不足为奇。在他看来,生源的流失似乎是导致村小走向没落的主要原因。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大学生研制仿生水母机器人 有望弥补中国水下“短板”
下一条:大三男生微信打造校园版“非诚勿扰” 配成106对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