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国华纪念中学资料 全免费高中让2900多个贫困学子改写命运

新华社   2018-10-26 09:23

­  感 恩

­  世界500强企业老板当起超级“编外辅导员”

­  在四季葱茏的国华校园,师生们会不时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偶遇”到的学生们会喊他“杨叔叔”。

­  这位“杨叔叔”,就是国华纪念中学的出资人、碧桂园创始人杨国强。

­  “对人好,对社会好”“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在7月1日2018届高三毕业典礼上,在9月18日国华开学第一课上,“杨叔叔”给学生唠的是朴实的“家常话”。

­  国华纪念中学与顺德碧桂园总部大楼只隔一条马路。“杨叔叔”在22层办公,只要踱步到楼道窗户前,就可以清楚地俯瞰整个校园。

­  “除了毕业典礼、新生入学等重要节点外,平时杨先生也经常不期而至。”季校长介绍,“我常跟师生说,集团的高管排着队都不一定能见到杨先生,而你们想见就见。”

­  在季校长看来,这座带有杨国强已故兄长“国华”名字的学校,早已远远超出其心灵寄托的范畴;而“出资人”三字,也远不能涵盖杨国强对国华的特殊投入和影响。

­  “杨先生不是随便来校园逛逛,他会经常找学生、老师聊聊,了解大家的需求、思想动向。”季校长说,这座学校,有杨国强的教育梦想,他对培养人才有自己的见解,对学生的品格有超乎一般的要求。

­  在国华师生们眼里,这名见多了世面、饱经了人间冷暖的长者不是什么世界500强企业的老板,而是邻家叔叔般的超级“编外辅导员”。

­  杨叔叔利用一切场合、机会,用一腔广式普通话,迫切地想把浓缩的人生经验得失传递给他们:“你们今后做事,最重要的是不要怕辛苦,不要狡猾”“不要怕吃亏,要讲诚信”……

­  “杨先生特别看重中国传统美德,像中秋、元宵等这些传统佳节,他经常携家人与学生们一起度过。”季校长说。

­  常有国华的毕业生带着爱人、子女回母校看看。更有意思的是,至今已有两届毕业生回校举办集体婚礼。在首届集体婚礼上,杨叔叔满心欢喜地带全家人前来贺喜。

­  这位别人眼中的“富豪”从不讳言自己青少年时期的困顿,相反常常主动提及“18岁前没穿过鞋”“19岁还没有房子住”“一条毛巾用了两年都舍不得扔”这些囧事,以自己的成长故事来激励鞭策生活在新时代的学子们。

­  “杨先生跟学生聊,跟我们老师聊,有时聊到12点多还不走,说到高兴处就蹲在椅子上讲。”牟新立老师对杨国强与师生交谈的细节记忆犹新。

­  “杨叔叔要我们多读书、读好书,还向我们荐书,有时还会问我们读后的感受。”如今已是北京林业大学大一学生的陈曦说。

­  “我读中学时因家贫没有钱交学费,是国家免了7块钱学费并发了2块钱助学金,我才上完学。”杨国强在多个场合反复提起这“人生中最重要的9块钱”,“我深知有困难时别人的帮助如雪中送炭。我也非常感谢党和国家的改革开放政策,使我有了今天的事业。我常怀一颗感恩的心去回报国家……”

­  这或许可以理解,1997年事业初有所成时,杨国强就以匿名的方式每年拿出100万元设立帮助贫困大学生的“仲明大学生助学金”(2006年开始增加到每年200万元);

­  2002年,创办了面向寒门学子、全免费的“国华纪念中学”;

­  2014年,创办了面向贫困高中毕业生、全免费的“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

­  接着,又创办了面向农村籍复转军人、全免费的“国良职业培训学校”;

­  ……

­  抱着对“9块钱”的感恩,杨国强探索出一条“免费教育”的新路径。

­  而“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也成了国华的价值观。“国华倡导的感恩,不是回报个人或小集体的‘小’恩,而是回报国家社会、奉献国家社会的‘大’恩。”季校长解释道。

­  国华每届毕业生离校前,都会签署一张没有任何法律效力的“道义契约”,承诺将来在自己有能力的时候,积极扶贫济困,传承发扬国华倡导、践行的爱心与精神……

­  这份“道义契约”,却是国华毕业生自觉遵守的“硬约束”。

­  “国华纪念中学毕业生进入大学之后,都参加了各种社会公益活动。”季德华校长语气中带着欣慰。国华对毕业生有比较系统的追踪回访机制。

­  2016年6月26日,旨在帮扶贫困学生以及助力国华纪念中学发展的“国华校友教育基金”由国华毕业生倡议成立,第一期就在校友中筹到60多万元款项。

­  “每当有当事人找我‘疏通’,我脑海里就会浮现出杨叔叔、季校长谆谆叮嘱的画面。”在深圳某法院负责审理房产案件的国华首届毕业生卢好,坦言国华教育对自己的影响深远。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2025年河北中考总分多少?2025年河北中考各
  • 2025年河南中考时间一览表 各科考试安排及
  • 2025年天津中考时间及各科考试时间安排 总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