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遇到暴雨 高校学子冒雨抗险谱写动人赞歌
自6月底以来,我国多地区遭遇强降雨袭击,形成内涝洪水等灾害,让大学生们的暑期实践活动面临着许多“变数”。“三下乡”期间,不少实践团队在洪水面前没有畏惧,他们用自己的勇敢的担当,与灾区人民一起奋勇抗险,并肩作战,谱写出了一首首动人的赞歌,留下了一段段感人的故事。
图为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教寓情·梦承蕴”团队队员正在为群众分发物资。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罗洁 提供
“我们像是生活在一个充满爱的大家庭里”
7月11日,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教寓情·梦承蕴”团队正在重庆市铜梁区塔坡村进行“三下乡”实践活动时,从村民处了解到,由于连日恶劣的暴雨天气,安居镇要开始准备抗洪。当晚团队指导老师接到通知后,团队一致同意前往救援地点帮助抗洪救灾。
“刚刚知道要去帮助救援时,大家的心情很复杂,既有责任感的驱使,也有关于安全方面的考虑。”实践团团长何媛告诉记者,最终责任感战胜了这些顾虑,她认为作为一个团队即有团队意识,也要有奉献精神。
在抗洪过程中,队员们主要负责搬运和发放物资。何媛说,物资的发放地点是三个临时搭建的帐篷,队员们在其中一待就是两三个小时,环境闷热,有时灾民们一拥而上,使工作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部分来领取物资的村民态度不是很好,其他村民还会出面帮我们说理,让我们觉得很感动。”
除了发放物资,队员们还承担了安抚灾民情绪、清理淤泥、陪伴灾区小朋友等工作,并自发组织小朋友们一起玩耍。“不少家长还鼓励害羞的小朋友来和我们一起玩。”
何媛说起抢险过程中印象深刻的一件事,就是当她在发物资的过程中感觉头晕胸闷,到树荫下休息时,一位老人走过来给她不停地打扇,尽管老人自己早已是满头大汗,还一直对她说“辛苦你们了”,一句简简单单的话却给了何媛很多力量。
队员雷斯涵告诉记者,许多队员在事后交流感想时,都认为当地村民对于他们作为志愿者的肯定与支持,就是他们“三下乡”的最大动力。“我们哪怕只做一点点小事也会被放大为无尽的友善与爱意,这让我们感觉像是生活在一个充满爱的大家庭里。”队员雷斯涵说。
“这些大学生志愿者很辛苦,做这些事情很好,有善心,都是好样儿的。年轻人有年轻人的样子,很感谢这些志愿者。”安居县的村民评价大学生们的工作时说,脸上露出了灿烂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