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追求心仪女生大二男生陷校园贷 借2万还10万利息
记者询问高信每次借款的数额和利息,高信表示记不清了。“不管你怎么算,最后他们让你还的钱会高出约定的还款数额很多。”高信说:“这一年多来,实际上我花掉的钱就2万多,用于还利息的钱超过10万元,总共还了约12万元。”
据高信介绍,身边像他这样的大学生有很多。“如果不按时还款,就会被打电话辱骂、恐吓,甚至还有催债公司来找。他们会在学校里挂有你名字的条幅,让老师同学都知道你借了高利贷。”
高信说:“我想奉劝和我一样的大学生,钱不够花就不花。冲动借校园贷,不仅给自己带来痛苦,也会让父母和身边的朋友同学跟着遭殃。”
不堪其扰
贷款用途:换好手机
男生欠10余万元失踪 室友被催债电话“轰炸”
“大二下学期,隔三岔五就会有人给我挂电话,问我知不知道室友鹏飞在哪儿,能不能联系上他。对方都说,‘你告诉那小子,再联系不上就报警抓他’。”据正在上大四的小齐回忆,通过这些陌生人他才知道,室友鹏飞背了十余万元的债务。
“起初,鹏飞只是想换一部好一些的手机,他找到校外的人教他在网上平台分期付款买手机。”没多久,不少同学开始通过鹏飞贷款换手机。过了一段时间,鹏飞穿的用的比以前好了不少。这期间,鹏飞多次向小齐借身份证、学生证、学籍档案等证件和信息,均被小齐婉拒,但是小齐和其他室友的电话号码还是被鹏飞留给多个贷款平台。鹏飞“大手大脚”一年多后,有段时间就见不到人影了,室友们被电话骚扰持续了半个多月,这之后小齐也没在学校里见过鹏飞。
悬崖勒马
贷款用途:升级微商急需钱
放款前后悔及时“避坑”
跟高信和鹏飞比起来,婷婷是幸运的,她在等待网贷平台放款的过程中,左思右想拒绝了对方。
近日忙于找工作的婷婷告诉记者,刚上大学时她想做个微商代理,急需三万元升级。她通过同学得到一个联系电话,对方让她带着身份证、学生证等证件到江北见面,“当时我叫上闺蜜一起,找到地方发现是一个小额贷款公司。”
据婷婷回忆,进屋后工作人员先查看了她的证件,还指导她下载三四个手机软件,随后让她填写了一张单子,“除了需要自己的详细信息,还要填写父母、担保人、导员、好朋友的姓名和联系方式等信息。”填写后,工作人员跟婷婷说放款金额要看每个平台的数额,未必能达到三万元,还有服务费、利息、逾期不还的违约金等。婷婷跟闺蜜回学校后商量,决定不贷了。
业内人士:借款扣服务费还款利息不定
一位业内人员告诉记者,从去年开始,网上很多贷款平台已经不再做学生贷款的业务,学生如果还想在网上平台贷款,就会通过校内小广告或是同学介绍找到贷款联系人。一般介绍人会收10%的服务费,而利息就不是固定的了,各个软件的放款额度、手续费和计息方式不同。他举例,一个学生如果想借10000元,可能会被收1000元的服务费,实际到手不足9000元,如有逾期还款,还款金额会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