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频现“05后”佳作 教育评“这是属于个性的声音”
写春天的孩子
《春天的缺点》(节选)
“春天是带着流行性感冒的隐形杀手,一会儿冷一会儿热,让人防不胜防,很多人因此落下了很多学业和工作;春天是个奢侈的女人,遍身罗绮,浓妆艳抹,奢侈得不能再奢侈了。连空气中都弥漫着轻浮的气息。人们呼吸着这种气息,心总是躁动的,根本不能安静下来做事;春天是胸无大志的懒汉,每天只是吃喝玩乐睡大觉,一直不工作,当他来临时,人们也会变得跟他一样,生活的经济来源就大大减少了……”
还沉浸在邵梓淇作文的惊讶之中,微信朋友圈一篇名为《春天的缺点》的文章再一次引起了记者的注意。文章来自柯桥区实验小学三年级1班的王宸瑜之手。
王宸瑜的妈妈在看到这篇文章后,惊讶之余有些担心。在她的眼里,11岁的王宸瑜写出这样的作文,似乎是太超前了。而王宸瑜的语文老师张老师却认为他的思维非常独特,是一个爱思考的学生。
记者和王宸瑜的父母约在了一个书吧。和很多学生一样,王宸瑜端正地坐着,身板挺得笔直,两只手平放在桌上,并不着急开口。
在简单的接触之后,记者便发现了他的独到之处。和王宸瑜的对话,更像是一次成人之间的交流。一个多小时的交谈,让记者对这个刚满11岁的小朋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眼前的王宸瑜脸庞清秀,双眼灵动,每次回答问题前都会做短暂的思考,回答问题的时候思维很清晰,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里,大家相谈甚欢。
王宸瑜讲到他家里有很多书,他最爱的也是书。在面对记者的时候,他歪着头俏皮地说,他看的书已经数不清了。“我从不挑书看,只要妈妈买来的书,我都看。种类当然是以科普类为主,与绘本故事相比,我更喜欢看厚的书,因为绘本故事很快就看完了,厚的书能读很久。”王宸瑜讲。
“《春天的缺点》和一篇读后感,都是老师布置的寒假作业。当时老师给出了一堆书目,我在里面挑选了两本读,一本是列夫·托尔斯泰的《复活》,还有一本是司汤达的《红与黑》,《复活》已经快看完了。里面提到的,在复活节那天,每对男女都要接吻3次让我印象特别深刻。”
除了看书之外,妈妈还给王宸瑜买了两个“玩具”:一个是显微镜,一个是天文望远镜。显微镜怎么使用,都是他自己看说明书学会的,然后他用显微镜来观察螨虫。“用吸螨器捕捉螨虫,然后放在切片上,我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了螨虫的分裂,就一眨眼的功夫,原本只有一点点,后来变成了很多。”王宸瑜对这样的发现感到惊喜。
除此之外,王宸瑜还和记者分享了一件课堂上的趣事。当时老师拿了一个盒子,讲盒子里面放着爱迪生小时候的照片,让学生们看,看完之后不允许学生交流。“其实,里面是一面镜子!”王宸瑜笑着说,“我们看到的是自己,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爱迪生。”
在接受采访时,王宸瑜还颇有点傲骄地说,自己不是一个人云亦云的人。他爱爬山,爬过浙江很多山,爬山的过程中,他喜欢另辟蹊径,享受探险的乐趣。
王宸瑜的书架一角。
听听他们怎么说
“05”后学生写出这样的作文,不仅让很多网友感到惊讶,同样感到意外的还有一些教育界的专业人士。
柯桥区安昌镇中心小学白洋校区语文教师陈升阳是柯桥区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他在阅读这两篇作文的时候,给出的评价是“这是属于个性的声音,让人眼前一亮”。
“写作是外显的思想,贵在有自己的个性见解。辩证思考,是值得肯定的。不人云亦云,是写作的‘灵魂’,很可贵。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善于思考是两位小作者的共同之处。”陈升阳说。
绍兴文理学院教育学院付八军教授认为,在现在这个时代,小学生写出这样的文章,既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这与我们国民素质的提高有很大的关系。在一个多元、开放、民主的社会环境中,信息获取的渠道和表达个性的渠道都比较广泛,催生了学生活跃的思维。作为学生而言,善于思考、质疑,敢于表达自我意识的行为是值得充分肯定的。思考本身就是教育的本质。对学生个体而言,或许思维的素质比我们想像中要高得多,所以在对待学生的时候,平等、尊重的视角很重要。“在我们那个年代,可能高中才开始接触辩证的思维,诸如‘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与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也是好士兵’的辩证。但在他们身上,我同样看到了这种辩证的思维,很可贵。”付教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