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石油大学学生花样展示PM2.5 为健康保驾护航
PM2.5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它能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其在空气中含量浓度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由细颗粒物“PM2.5”等导致的污染正在全球蔓延,每年约有300万人死于肺癌等相关疾病,空气污染“已成为人类健康所面临的最大环境风险”,而每年全球因此损失超过5万亿美元。
“同学,你了解PM2.5吗?”、“这段时间空气质量比较差,同学你知道怎样有效地去降低PM2.5对我们人体的伤害吗?”......近日,由西南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主办的“PM2.5现形记”系列活动在该校拉开帷幕,吸引了全校千余师生参加。
空气中的小颗粒,你别跑!
“滴滴滴...”冬日的早晨七点,校园还是一片寂静,只有不知名的仪器静静站在大雾中,独自运行着。一群身着“黄马甲”的志愿者手持检测PM2.5检测仪探头,记录下此时仪器测定的大气数据。
活动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早上启动机器测定数据,一直到晚上九点,志愿者记录每个时间段仪器收集的PM2.5单位含量、对应的大气压强和空气湿度,以及实时的温度。”在收集到相关数据后,志愿者们将之汇总,形成一天内的空气质量变化图。连续一个月重复此项工作,最终得到了近段时间空气污染物变化趋势,从而可以大致估算出未来一段时间内空气质量的变化走向。
志愿者在调试PM2.5检测仪。西南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供图
据悉,为了唤醒师生们的环保意识,帮助大家做好防护工作,西南石油大学化工院青志协还在学院老师的支持下,利用新媒体平台每天实时更新学校各监测点的空气数据,为学校师生出行提供参考。“成都的雾霾时有时无,每天出门时都在考虑需不需要戴口罩,感谢青志协的同学们解决了这个困扰我已久的问题,为我们的大学生活提供了便利”该校学生杨璐瑶迫不及待与记者分享自己的开心与对活动的支持。
活动指导教师、化工院团委副书记郑璇对记者表示:“检测PM2.5含量活动不仅体现了我们的专业特色,更是提高了参与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有利于他们把课本知识灵活运用到生活中来,增进学习效果。”